醉ldquo桃花rdquo中华文

北京中科专家 http://pf.39.net/bdfyy/zjft/

第43期

专题研究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中华传统文化

醉“桃花”——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桃花

醉“桃花”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桃花

教材内容

统编版小学语文第八册P10《三月桃花水》

文化解读

《三月桃花水》是著名诗人、词人、翻译家、评论家刘湛秋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描写了阳春三月,春水滋润大地、催生万物的美丽景色,赞美了春天的美丽。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性;节奏清新明丽,富于音乐感1。由于写的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自由畅达,让读者觉得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

散文中提到的桃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文化符号,意象鲜明,更代表着一种情趣,一种心境。桃花,宛如落入凡尘的仙子,她很亲切,不妖娆,也不孤傲,但却独领风骚,风韵盎然。桃花在早春时节开放,芳华绽放,香味浓郁,一直是明媚春光到来的象征。花有千万种,但古人们钟爱桃花,喜欢将桃花作为描绘与称赞的对象,在中国古诗词中,吟诵桃花或以桃花入题的就有一百多首。此外,古人们还觉得桃花就是一切美好的化身,会给人带来“五福”,包括快乐、幸运、和平、顺利和长寿2。所以还会用桃来避邪,远古时悬桃枝以避鬼邪,近古则演变为贴张桃符,也就是现在的贴春联的习俗,代表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愿望。再则,因桃花娇艳美丽,在中国文化中又常作为美人的意象。另外,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里描述的美好,让许多人心驰神往,桃花源作为一个“理想世界”的精神代言,是逃避现实、归隐山林理想的栖息之所,固化成世世代代的“桃花源情结”。

1.热门资讯论坛—新闻《桃花象征什么精神》?-04-16

2.词语库ciyulu.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ohuaa.com/thgc/71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