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虎凿花传真情华声在线

向晓玲姚俊锋

踏虎凿花《武汉加油》用各色宣纸并配有中国传统花边图案凿制而成。作品以武汉黄鹤楼为背景,前景则是白衣天使奋战在一线进行紧急救治的动人场面。纸薄情深,小小的踏虎凿花作品寄托着美好的期盼,期待春回大地时,一切困境和迷雾都将烟消云散。

踏虎凿花湘西州代表性传承人李铁骑,是土生土长的苗族汉子,也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湖南省剪纸研究会理事。抗疫战中,他把自己的创作激情,默默地化作了对疫情的关切之情,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将抗击疫情期间的一幕幕感人场面、动容之情,转化成了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文艺作品,传递人间真情,弘扬社会正能量。

北有剪纸,南有凿花。凿花是中华民族的一种古老而又神奇的传统技艺,是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绽放的一朵奇葩。中外闻名的踏虎凿花是湘西州泸溪县特有的民间传统手工艺,源于苗族服饰的纹样蓝本,花样繁多、品种齐全,凿花图案纹样题材广泛,有花草、鸟兽、傩面等多种。多用于绣花底样和庆典、祭祀活动中的装饰品,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踏虎凿花多次远赴国内外各种博览会现场进行展出,以杨桂军为代表的一批传承人创作出了大量具有新时代意义的优秀作品,这些传承人秉承一代凿花宗师黄靠天的精神,将踏虎凿花这一宝贵的民族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了下来。泸溪县踏虎乡(现为合水镇踏虎村),地形似五虎擒羊,虎脚踏在羊背上,因而得名踏虎。这里系土家苗汉杂居地,大家热爱美,追求美,创造美,民风淳朴,辛勤耕织,相处和睦。

苗族人民喜爱挑花、刺绣,从头上包的帕子到脚上穿的鞋子,无论衣袖、裤脚、枕头等,无一件不是绣花和挑花的,故有所谓“花苗”之称。苗家姑娘从小就学习绣花和挑花,先从十字花学起,到出嫁时已成能手。苗族花色图案种类繁多,以花草虫鱼鸟兽为多。刺绣叫绣花,多用鞋帽花边,衣服滚边栏杆。牵纱,挑纱叫挑花,多用于头帕、被面、床单。

据《泸溪县志》记载,湘西一带的剪纸是在明清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而泸溪县踏虎乡的剪纸则起于清朝嘉庆年间,渐后剪纸工艺发达盛极一时。它系挑花、刺绣一起发展起来的姊妹艺术,题材广泛,形式多姿多彩。在苗族服饰、喜庆婚嫁、驱灾避邪等场所随处可见,人民喜闻乐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ohuaa.com/thbj/111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