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医院曝光 http://pf.39.net/bdfyy/zjft/161225/5154124.html
近日,记者在贵阳市观山湖区朱昌镇赵官村绣娘王朝菊家看到,她一边忙活着刺绣手艺活,一边讲述自己与四印苗绣的故事。
王朝菊穿上自己做的服饰
苗族的刺绣艺术,是苗族历史文化中特有的表现形式之一,是苗族妇女勤劳智慧的结晶。“四印苗”作为苗族的一支特殊分支,因其服饰上绣有独特的花纹(前胸、后背、双臂处的图案恰似四个大印)而得名。“这件苗绣服装是杨大姐预订的,我赶制了很久今天终于能交给她了。”在前往赶集的路上,王朝菊笑着说道。“我是苗家女,10岁开始跟着长辈学习刺绣,这是我们苗族世世代代的传统。”据王朝菊介绍,四印苗作为苗族分支,在朱昌镇有多人,人口分布最多的在清镇市的麦格乡,来找她定做服装的人大多来自那边。王朝菊一边穿针引线一边说,她年到广东一家服装厂学习缝纫,年回到长冲村结婚生子,如今37岁,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虽然带孩子很花时间精力,但刺绣这种手艺一天都丢不得,不然就会手生,就干不了这一行了。”据王朝菊回忆,以前晚上哄完孩子睡觉,她就会拿起针线刺绣,一边琢磨一边记录,每当亲手缝制完成一件衣服,她感到特别有成就感。王朝菊想,如果让更多的人能穿上她亲手做的服装,让更多人靠刺绣过上好日子,是很有意义的事。于是和家人商量后,年,她如愿开起了自己的工作室。“大家好,我是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朱昌镇赵官村四印苗传承人王朝菊……”赶完集回到家,王朝菊在工作室打开了抖音直播,在这个平台为更多网友介绍着苗绣的来历、绣法。“大家看到我手上拿的这件四印苗绣服装,是我用了半年的时间完成的,服装上的图腾,蕴含苗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王朝菊小心翼翼地捧起一件苗绣服装介绍道:“苗绣传承的不仅是手法,还充满苗族儿女的乡愁。”几分钟后,工作室响起客户来下订单的电话。通过这种方式,王朝菊的绣品销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在宣传苗绣的同时,拓宽了她致富增收的渠道,还带动了身边的村民就业。现在我的工作室除了我,还有一名绣娘长期跟着我刺绣,做服装,订单量大的时候,还会从村里请一些会这门手艺的绣娘帮我做一些绣片之类基础加工。直播结束,王朝菊重新拿起刺绣工具,在铺满原料的工作台上找到所需用料继续刺绣。“四印苗绣有四种绣法,锁针、插针、网绣、十字挑花绣。最主要的针法是网绣和锁绣,现在的服装用得较多的是十字挑花绣……”王朝菊一边刺绣,一边介绍她的刺绣手法。
王朝菊为服装锁边
“别看四印苗绣的绣法和十字绣有点像,但要难太多,每个绣法都要经过数纱和精确计算针数。”王朝菊的婆婆走进工作室在一旁说道,苗绣的特点是从反面绣,再看正面,最大的难点是在一张白布上通过数纱和计算针数以及自己的构思来完成图案,一旦数错一颗纱,相当于整块布料就废了,每种针法需要的纱和计算方式又都不同,这特别考验刺绣人的专注力和技巧,一朝一夕是学不成的。对于王朝菊而言,苗绣不仅是热爱,更是一份初心。她经常向自己的女儿和身边的年轻人说,四印苗服饰是老一辈人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服饰的基础制作技艺需要沉下心勤学苦练才能掌握精髓,工艺需要后继有人,民族传统才能代代延续。“我想带动更多的人把四印苗绣这门手艺一直传承、延续下去。我也会试着添加一些创新时尚的元素,制作一些沙发套、手机包、手提包等物件,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我们四印苗。”谈及未来打算,王朝菊信心满满。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贾华
编辑罗镇武
编审李中迪廖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