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心过生活
为什么有的人活得精彩,有的人活得开心,有的人却活得痛苦跟烦恼,那主要是因为心的态度。心有没有经过训练是很重要的,所以一个人如果要活在这个世界上,要过得很开心,第一个非常重要的态度就是,你要不断有超越的心,不断地去超越你原来的自我。
我今天所要讲的题目,叫作“欢喜心过生活”。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他的痛苦、失败、成功跟快乐,其实都是很类似的,但是为什么有的人活得精彩,有的人活得开心,有的人却活得痛苦跟烦恼,那主要是因为心的态度。心有没有经过训练是很重要的,所以一个人如果要活在这个世界上,要过得开心,第一个非常重要的态度就是,你要不断有超越的心,不断地去超越你原来的自我。
一、超越之心:经历人生三个阶段
不久之前台湾有一个新闻很有趣,有一个小孩子得到英国世界发明展的第一名———冠军,他发明一种机器,这是什么机器?就是可以拍西瓜或者拍凤梨、拍水果,一拍就可以测出水果的甜度,测出来的准确度百分之百。后来有很多人去这个小孩子的家访问,看看这个小孩子怎么那么厉害,他出生在什么样了不起的家庭?结果去了以后发现,这个小孩子是出生在一个种凤梨的果农的家庭,他爸爸是种凤梨(凤梨就是菠萝)的。他从小就看他爸爸每天测凤梨甜度,怎么测?用手指弹,如果是有汁肉的声音那个凤梨就是甜的,如果是鼓的声音凤梨是酸的,如果是砰砰响的声音这个凤梨是不能吃的。这个爸爸每天要弹三万颗菠萝,弹到后来这个爸爸的中指比一般人长一节,这个小孩子每天都在旁边看他爸爸弹凤梨,心里就很感慨,为什么没有一种机器可以代替爸爸的手指?一弹就知道这个菠萝有多甜,于是他就立志将来一定要发明这种机器,他每天做研究,到高中的时候他发明了这样的机器,结果得到英国发明展的第一名。很多外国的大学提供奖学金请他去念书,就是因为发明了这样一个机器。看到这样的新闻使我感动,就是因为这个小孩子从小就想超越他的自我,为什么要超越自我?因为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人就是动物的一种,人有动物的习气,一开始人追求的就是物质世俗的享受,这种物质跟世俗的享受并没有什么错误,因为凡是人就会不断地追求。
但是到了一段时间以后你会发现,这些并不能带给你真正的快乐,这个时候你就会进入第二个层次,这第二个层次就是进入文明跟文化的追求。讲到是动物的一种,我们可以来举一个例子。我有一个朋友是台湾非常有名的画家,名叫吴炫三,有一天我去找他,走进他家的花园,看到里面有一只非常巨大的乌龟,这乌龟大概有几百斤重,很漂亮,背上长满了星星,我就问他说:“你这乌龟怎么那么漂亮,是哪里来的?”他说:“这个乌龟是我在巴西带回来的。”原来他去巴西开画展的时候看到这只乌龟很漂亮,他就立志要把这只乌龟带回台湾。可是乌龟没有办法坐飞机,因为太巨大,只能坐船,从巴西把一只乌龟运回台湾要三个月的时间才会到,没关系,他就做了一个柜子把这乌龟装进去,然后用货柜装上轮船把它运回台湾。他想,这一路上乌龟一定会死掉,因为没有吃没有喝也没有阳光,忽然转念一想死了就算了。因为我喜欢乌龟的壳不是喜欢它的肉,三个月以后乌龟运到了,他就到港口去接这一只乌龟,把货柜打开,柜子拉出来,柜子的门打开,想象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突然有一个乌龟的头从这个笼子里面伸出来,脸上带着神秘的微笑,他吓一大跳,乌龟不吃不喝、没有阳光,三个月还活着,还带着微笑。所以以后大家注意,凡是面带微笑的动物都活得很长久,乌龟、海豚、鲸鱼、大象、白鹤,这些都是脸上带着微笑;凡是脸上很凶恶的,大概都活得时间不会很长,狮子、老虎、豹子、豺狼都是脸很难看。既然这个乌龟还活着,就把它养下来吧!他就带回家养,我就问他说这个乌龟好不好养?他说:“很好养!一天早上吃两根香蕉,晚上吃两根香蕉就够了。”太漂亮了,很想跟这只乌龟拍一张照片,那天忘了带相机。我就跟我的朋友讲,说我两个星期以后来跟你的乌龟合影。
两个星期以后我去找我的朋友,进去以后我发现乌龟已经不在了。抬头一看乌龟在他的书桌上,肉已经不见了,只剩下一个壳,三个月不吃不喝还活着的乌龟,为什么两个多礼拜就死掉了?我就问他,他说,你上次走了以后我要去高雄开画展,于是想到这只乌龟没有人养,就买了两串香蕉,把乌龟叫过来说:“我要去高雄开画展了。两个星期才会回来。你每天早上吃两根香蕉,下午吃两根香蕉,知道吗?”这乌龟一直跟他点头,脸上还带着神秘的微笑。他就确定这个乌龟已经听懂了,就去开画展。回来以后乌龟死掉了,香蕉也不见了,找兽医来解剖,一剖开,这只乌龟满肚子香蕉,死掉了。原来要让它两个星期吃掉的香蕉,它一天就全部吃光了。乌龟好可惜,我没办法跟它合照了。我就跟那只乌龟的壳合照了一张照片,我在这个照片后面题了一首诗:“巴西乌龟美风仪,三月不食飞万里。一日贪吃两串蕉,独留空壳向风鸣。”
所以乌龟是动物,人也是动物,人如果不节制,欲望就跟这一只乌龟一样,当一个人应该想到说,欲望的满足是非常短暂的,而且欲望是永远不能满足的。根据科学家的研究,一个人欲望得到的满足有多短暂,假设你把你的舌头拉长,从舌尖到你的喉管一共是十五厘米,所有食物的满足就在这十五厘米,吞下去都一样。你吃一桌一万块的酒席,跟吃一个五块钱的馒头都是一样,第二天去检查一下,出来的味道跟颜色都一样。但是很多人为了满足这十五厘米,花了很多的力气,那如果有的人有十七厘米,满足这十七厘米,那种叫作长舌妇或者长舌公,拉开来吞下去都一样。为了这么短暂的满足而花了太多的时间跟精力,实在是不值得的。这个时候这个人就会走进人生的第二个阶段,这第二个阶段就是,文明的、文化的满足。
譬如说你有了一个房子,你会希望挂几幅画,装一个音响,装一个电视,陶冶你的身心。你有一个城市,你希望盖一个图书馆,盖一个公园,这是满足你的文化跟文明的需求。到了文化跟文明满足之后,马上会陷入一个问题,就是即使你有最好的文明跟艺术的修养,你也不能对抗人生真正的痛苦。人生真正的痛苦是什么?如果依佛教的说法就是由八种痛苦: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烦恼炽盛、生、老、病、死。活着的本身是一种痛苦,老化是一种痛苦,生病是一种痛苦,死亡是一种痛苦,接下来是相爱的人一定会别离,然后讨厌的人偏偏碰在一起这个叫怨憎会。烦恼炽盛就是虽然天下太平没有什么事情,可是坐下来,烦恼就像火一样燃烧着我们的心,所求不得就是你签的号码永远开不出来,所以说所求不得,你要求的都求不到。
这种痛苦是即使最好的文明跟艺术修养的人都不能克服的,于是这样的人就会走向人生的第三个层次。这第三个层次就是灵性的层次,宗教的层次,精神的层次。我们都读过《论语》。孔子有一个学生叫颜回,颜回住在很简陋的巷子里。孔子说:“回也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住在很简陋的巷子,每天吃一点点稀饭,喝一点点水,人们都觉得这样是很痛苦的事情,可是颜回却过得很快乐,为什么?因为他的内在里有一种宗教的、灵性的、精神的满足,而这种满足使他可以超越物质的限制,这种超越的心是很重要的,一个人如果没有超越的心,他就不会有新的发展。
像我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就立志要成为一个作家。当时在我居住的环境里面,没有人知道我有一天会变成一个作家,甚至没有人相信我会变成一个作家,因为我住的地方,从来没有人知道作家是干什么的。我刚才讲我们家有很多的小孩,我爸爸怕认不出我们,所以每个礼拜都会召集我们见面,因为有时候在路上真的会认不得。有一天我放学的时候,看到我爸爸,我一直跟他微笑打招呼,他走过来跟我说:“你是谁的孩子?怎么那么面熟。”要养那么多孩子是很辛苦的事情,没有时间跟孩子见面。我说:“我是你的孩子。”他说:“你骗谁啊?”他就不理我走掉了,回到家里看到我坐在家里,他吓一大跳,原来是他自己的孩子。所以就每个星期召集我们见面,有一天问到我说:“十二啊,”他也不记名字,因为名字也很难记,都记号码,“十二,你长大以后要干什么?”我说:“我长大以后要当作家。”他就问我说:“作家是干什么的?”我就说作家就是坐下来,字写一写寄出去,人家钱就会寄来。我父亲听了很不开心,当场给我一巴掌,“傻孩子,这个世界上如果有那么好的事情,我自己就先去干了怎么轮得到你。”那时候的大人都不相信,我会变成一个作家。可是因为我的内心里面,一直希望我不断地可以超越自己,超越自己不断地去追求,所以在我很年轻的时候,我三十岁的时候,就已经在台湾被认为是非常成功的人。三十岁的时候,我在台湾一家非常大的报社当总编辑,还在一个电视台主持节目,然后得遍所有台湾重要的文学奖。因为所谓的成功就是,变成一个有名的、有钱的、有影响力的人,但你变成那样子大家就说你成功,可是成功应该带来更大的快乐跟更大的满足。但是那时候我的快乐跟满足并没有很大,还每天很烦恼、工作很辛苦,就很头痛到底什么才是最后的安顿的地方呢?有一天我在报馆里面看大样的时候,拉开抽屉看到一本书,这本书是印度哲学里面非常重要的一本书,叫作《奥义书》。打开这本《奥义书》,就翻到一页,上面这样写着:一个人到了三十岁要把全部的时间用来觉悟。看了吓一跳,那一年我正好三十岁。再翻过去更恐怖,再翻过去那一页写着:一个人到了三十岁,如果没有把全部的时间用来觉悟,就是一步一步走向死亡的道路。看了全身发抖,没有把全部的时间用来觉悟就是走向死亡,那时候我觉得自己一点都没有觉悟,所以就开始觉悟,就走进佛教的世界。放弃了一切,在山里面闭关三年,闭关三年才下山。后来我研究印度哲学才发现上当了,为什么《奥义书》会这样写?因为那个年代印度人平均寿命只有三十九岁,三十岁已经很危险了,三十岁已经是面临死亡了,可以觉悟。什么叫作觉悟?觉很简单,觉就是学习来看见叫作觉。什么叫作悟呢?悟左边是心右边是吾,我的心叫作悟,所以觉悟就是学习来看见我的心。那人生的追求不断地往上追求,并不是说你追求一个特别的境界,而是向外追求那个更高的灵性,而向内探索自己内在的思维,从探索你内在最深的部分来跟这个灵性相应,这才是真正的好的追求。
有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叫胡适,胡适说,如果你要做学问,为学当如金字塔要能广大要能高,就是你的学问要像金字塔一样,要很广大要很高。那我把它改了一个字———为人当如金字塔,要能广大要能高。你做一个人就好像一个金字塔一样,第一层是物质的、欲望的,第二层是文化的、文明的,第三层是精神灵性的、宗教的。当一个人具备了这三个东西以后,我们才可以说这是一个完整的人,这个就是超越的心,不断地去追求那个灵性的更高的境界。当你站在灵性的高境界看起来,人生的挫折跟困顿,很简单就化解了。
二、承担之心:就是活在当下
我记得我在读佛经的时候看到一段故事说:释迦牟尼佛有一天在跟弟子讲课,他拿了一个钵,钵里面装满了水,他拿一个石头丢进这个钵里面,钵里的水就满出来了。他就跟弟子讲,说我们生命里面所碰到的烦恼跟困境,就像这个石头一样,丢在钵里,水一定会满出来。请问有什么可以让水不满出来的方法?弟子绞尽脑汁都没想出来,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说:“最好的办法,就是换一个更大的容器”如果你这个钵更大,同样的一个石头丢进去,水就不会满出来。如果你造了一艘很大的船,那不管多少石头你都载得动,不但你可以载自己的石头还可以载别人的石头,安然地航向彼岸。所以佛教思想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彼岸的思想,航到对岸的思想。彼岸并不是真的在一个特别的地方有一个彼岸,而是航向一个更高的生命的、灵性的境界。如果你造的船够大,你就可以包容生命里的负面的情境,这是欢喜心过生活的第一个方法。就是不断地保持超越的心,超越以后你的心就打开了,当然打开以后每一天的生活还是会面临同样的问题。
所以欢喜心过生活的第二个方法就是承担的心,承担的心就是活在眼前的心。在禅宗里面有很多重要的语言,当我讲到禅宗,很多人就想禅宗好像很深奥,其实禅宗并没有那么深奥,禅左边是“表示”的“示”右边是“单纯”的“单”,所以单纯的心就是禅。如果你在生活里面,你的心单纯了你就有禅;你在佛堂里面,你的心单纯了你就有禅;如果你的心混乱了,即使在佛堂里你也不能单纯。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讲单纯的心。有一天我走进一个寺庙去礼佛,走进去的时候,看到已经有一个妈妈在那里拜佛,拜得非常的虔诚。我看了很感动,因为虔诚礼佛的人,脸上的光辉就跟案头上的菩萨是一样的,先不要拜,我先来看看这个妈妈虔诚的样子。我就站在旁边看那个妈妈在那里拜佛,正在感动的时候,一个小孩子从庙外面冲进来,站在妈妈的后面:“妈!”这个妈妈还是继续拜佛,心好定,可是这个小孩子更大声:“妈!”妈妈还继续拜。“妈,我在叫你,你有听到吗?”这个妈妈突然转过头来,马上从菩萨变成天王,脸变得很凶。“没有看到我在拜佛吗,叫我干嘛?”这个小孩子就说:“有没有十块钱给我买冰?”原来外面有人卖冰,他要拿十块钱去买冰。妈妈听了更生气,“你要吃冰,等我拜佛完再吃会死吗?竟然把我从拜佛这么庄严的时刻里面唤醒过来。”为了要吃冰,没想到这个小孩子不但没有退缩,反而顶撞他的母亲。他说:“你等一下再拜佛,佛也不会跑掉,但是你现在不去买冰,卖冰的就要走了啦!”我听了很震撼,当然这个妈妈很生气跳起来就要打他,这个小孩子很有经验立刻跑出去。他可能读过《论语》,《论语》里面孔子说,如果爸爸妈妈要打你,小杖则受,大杖则避。拿的棍子很小,你就给他打没关系,如果拿的棍子很粗,你要立刻逃走,这样才是孝顺。这个小孩子跟妈妈都跑走了,我就站在佛堂里面,想到这个就是禅。妈妈如果被小孩子唤醒“给我十块钱买冰”,最好的方法就是给他十块钱去买冰,自己继续拜佛,这样你的心就不会被波动。不波动的心就是定的心,定的心就是禅,就是禅宗的禅。怎么样的人可以有单纯的心,就是活在眼前的一刻,所以禅宗有很多的语言,活在当下,看脚下,活在眼前,这个都是活在眼前的这一刻。
当我讲到活在当下,很多人想问什么叫做当下。每一个人都会讲当下,但是不知道当下是什么东西,当下是佛经里面最小的时间单位。一个小时有六十分钟,一分钟有六十秒,一秒钟有六十个刹那,一个刹那有六十个当下,所以一秒钟有三千六百个当下,就是活在非常非常小的时间单位。如果你可以活在那个非常小的时间单位,你就可以每一刻都活得很饱满、很有力量。禅宗有一个祖师,有一天徒弟问他,说师父请问你都怎么样修行?他说:“我吃饭的时候吃饭,睡觉的时候睡觉,我都是这样修行。”弟子就说:“一般人不也是一样吗?吃饭的时候吃饭,睡觉的时候睡觉,有什么不同?”这个师父就说:“一般人吃饭的时候百般需索,睡觉的时候千般计较,所以不同。吃饭的时候不会专心地吃眼前这一餐饭,都会想昨天那一餐比较好吃,或者前天那一餐更好吃,所以这一餐永远不是最好吃的。”睡觉的时候都会想明天再去赚更多的钱,还有很多的会议要开,很多的工作要做,因此睡觉就睡不安稳了。所以活在当下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就是吃饭的时候专心地吃饭,睡觉的时候专心地睡觉,喝茶的时候专心地喝茶。为什么叫作茶禅一味?因为喝茶就可以活在眼前的一刻。我教各位一个简单的方法,从今天开始回到家里,每一次把茶拿起来喝的时候,先生起一个念头,好好地喝这杯茶吧!因为这辈子再也不可能喝到两杯一模一样的茶。你真正地进入茶的这一刻会发现,在扬州讲坛喝的那杯茶真好喝,因为你整个身心融入了那一刻,融入了那个使你可以承担的当下。所以,禅宗很多很多的公案,很多很多的例子,都在告诉我们活在当下。
譬如说,有一个宗演禅师说:“醒来的时候要好像朝阳冲出山谷来照耀这个世界,睡觉的时候要好像死去一样,放下从前一切的忧伤。”所以端起茶杯来喝的时候,要有跟爱人会面时那么欢喜的心,喝完了茶要轻轻地放下,要有跟爱人离别时那么缠绵的心,这个在禅宗里面叫作禅心。禅存在你的心里的感受叫禅心,所以活在当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法。每一刻都尽努力地去追求,因此我写过两句话,我说:“快乐地活在当下,尽心即是完美。”要每一刻都尽量快乐,活在眼前这一刻,尽你的心一切就已经完美了,为什么?因为未来绝对不会完美,这个世界绝对不会有一个完美的状态在等待着我们。
我曾经写过一个故事,这故事的题目叫做追寻完美的老人。有一个年轻人在二十岁的时候他就发愿,要寻找到这个世界上最完美的女人娶她为妻,这一发愿自己就觉得很开心。那完美的女人绝对不可能住在你家隔壁,所以你一定要出去旅行去寻找。于是他就开始去寻找,寻找了六十年,这个老先生还没有结婚,还没有找到最完美的女人,每天都在寻找。有一天在一个很遥远的异乡,碰到一群年轻人,年轻人就问他说,“老先生,你在找什么?”他说:“我要找一个这世界上最完美的女人娶她为妻。”“你找多久了?”他说:“我找六十年了。”“难道这六十年来都没有找到过一个完美的女人吗?”这老先生就哭了,“有,三十岁那一年我找到一个世界上最完美的女人,”“那你为什么不娶她为妻呢?”这老先生哭得更伤心了,因为那个女人也在寻找世界上最完美的男人要嫁给他,当然这两个就擦身而过。这个世界上不会有完美的状况,如果你今天活得很好就很好,谈恋爱的时候专心地谈恋爱吧,失恋的时候就专心地失恋吧,这是活在当下。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记取这样的教训,我的父亲在山上有一片森林林场,种树维生,生活很辛苦。而我们种的树叫桃花心木,就是这个树的心里面是红色的,是做家具非常好的木材。因为桃花心木跟一般的木头不一样,一般的木头、一般的树,树叶作肥料可以长得很好,桃花心木则不然,因为周围土地需要呼吸,每天都要把树叶扫干净。所以我们四点钟就要起床,要先把树叶扫干净才可以去上学,每个人一边扫一边就很气,为什么不出生在有钱人的家里,整天在扫树叶有什么出息,心里就很难过。有一天正在扫树叶的时候,我父亲正要下田工作,看到我们扫得那么痛苦就把我们叫去,“来来来,为什么扫树叶扫得那么痛苦,爸爸教你们一个简单的方法。扫树叶之前先把树摇一摇,把明天要掉下来的树叶先摇下来,两天扫一次就好。”“爸,你这么好的方法怎么不早讲,到现在才讲?”这个方法真的很好。扫树叶之前先把树摇一摇,把明天的树叶摇下来,我们就先去摇树叶,把树叶摇下来摇到一半就发现,摇树比扫地还累,特别是你要把第二天的树叶摇下来要花很多力气,摇到一半满头大汗。不管了,把它摇完了,地扫干净了,自己坐在院子里面好开心,明天就不用扫了。正在开心的时候一阵风吹来,树叶又掉下来,这么奇怪的事情怎么会发生?我有一个哥哥,,从小就长得非常有智慧,他就下结论说可能摇的力气不够,明天我们更早起,比平常起得更早,两个人去摇树,最好把后天的也摇下来,最好把这一星期的树叶都摇下来,这样七天扫一次就好了。摇到后来摇死了好几棵树,但是非常奇怪的一件事情就是,即使你把树摇死,第二天的树叶也不会在今天落下来,所以只要把今天的树叶扫干净,人生就已经很完满了。这是一个多么重要的启示啊!
活在眼前的这一刻,因为你不知道我第二刻会发生什么事情。前一阵子四川大地震,过了几个星期以后,我接到住在雅安的朋友传来的一个简讯,我一直以为他发生什么不幸了,结果没有,他说雅安这次损失非常轻微,只倒了一千六百栋房子,所以到现在还没有人注意到我们。你看一下倒了一千六百栋房子但是没有人注意到这件事情,可见在四川其他的地方灾情是多么地严重。那一刻来临之前没有人知道,这个世界会变成这个样子,所以佛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叫作无常,无常随时都可能来到。我有一个朋友有一天来找我,哭得非常伤心,我就问他为什么哭得那么伤心。他说:“前不久我的姐姐过世了,所以我哭得非常伤心,哭得比我妈妈过世的时候还伤心。”我就觉得奇怪,照理说应该妈妈过世的时候哭得最伤心,姐姐过世哭得不会那么伤心。我就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妈妈死的时候都想到,中间还有姐姐挡着,不会那么快轮到我。现在连姐姐都过世了,马上就轮到我了。”这个就是无常,每天都非常急迫地跟在我们的后面,所以这一刻把它活得很好吧,活得很饱满吧,活得很有力量吧,如果这一刻每一刻都活得很好,未来肯定是好的,如果每一刻都活得不好,未来肯定是不好,这是第二个方法。
三、转化之心:实现幸福人生
第三个很简单方法叫做转化,转化你的人生。什么叫做转化?转左边是车子的车,右边是专心的专,有如专心地开车。现在有的最新的车子都有定速的,你可以把你的车子定速九十公里,然后也不要踩油门,放松让车子自己跑,这个叫定速。这样是很危险的事情,很容易发生事故。如果不管怎么样,你就发誓,车子一定要加足油门往前冲,那你很快就完蛋了。所以你碰到红灯的时候要停下来,该转弯的时候要转弯,这个叫做转。转就是充满着弹性的生命,转是多么重要,我刚刚一开始就讲到生命,如果你把你的人生摊开来,大部分人的人生有一半的生命是负面的情绪,另外的一半叫作正面的情绪。什么样的人可以活得更开心呢?就是不断把负面的情绪转化成正面的情绪,每次在悲伤痛苦的时候,很快地结束它或者减短它,然后把你快乐、幸福的那一面增长,使它增长,这样你就会快乐。
在我们中国有很多的成语是在讲禅宗的修行方法,可是很少人知道这个语言是来自禅宗,譬如说有一个成语叫作逆来顺受。逆来顺受一般人的解释是说,不管碰到什么事情我都去承受它。其实,在禅宗里面本来不是这样子,逆来顺受就是横逆来的时候,要用好的态度去承受它,这个叫作逆来顺受,这就是转化。另外一个禅宗的语言叫作笑里藏刀,笑里藏刀一般人都解释成不太好,好像说微笑的时候心里是很阴险的,其实不是这样。禅宗一开始的笑里藏刀的意思是说,在微笑的时候也不失去你内心的敏锐,你的内心要一直保持像刀锋一样那么敏锐,因为一般的人在逆境的时候是比较敏感的,在顺境的时候是比较迟钝的。我们要把它改变过来,在顺境的时候也保持敏感,然后在逆境的时候使这个敏感降低,那么我们就可以去转化它。当然这个历史上伟大的人都有过转化的过程。我记得我的小孩子很小的时候,很喜欢读世界伟人传记,我问他,“你读这个世界伟人传记有什么心得?”他说,“爸爸,我有两个很重要的心得,第一个,”他说,“爸爸,我觉得你快要伟大了!”“为什么?”他说:“根据我的统计,这个世界上的伟人有百分之九十九是秃头的,你很有希望变成伟人。”真的分析来看,伟大的人大部分都是秃头的,具备了伟人的第一个条件。我就说:“第二个心得呢?”“根据我的统计,这个世界上的伟人,百分之百都遭受过比一般人更大的痛苦,所以他变得更伟大”。为什么?因为这些伟人把痛苦变成他生命的养料,转化了这种痛苦,越痛苦转化得越厉害,那么他就越伟大,他的心越开阔越有力量来承担更大的困境。
刚刚我们讲到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说这个世界上有五种毒,叫做人间的五毒。什么叫作五毒呢?就是贪、瞋、痴、慢、疑。贪就是贪心、瞋就是瞋恨、痴就是愚痴、慢就是傲慢,第五个叫作怀疑。贪、瞋、痴、慢、疑是人间的五毒。那么菩萨跟佛之所以跟一般人不同,我们把这个佛字写出来,就会发现佛这个字很有意思,左边是“人”,右边是“不是”,所以佛这个字简单地翻成白话就是不是人,不是人就是佛,为什么?不是人就是他转化了人共通的负面的习性。共通的负面习性就是贪、瞋、痴、慢、疑,把它翻转,翻转成什么?叫作悲、智、行、愿、力。悲是慈悲的悲,智是智慧的智,行是实践、力行,愿是愿望、力是力量,把贪、瞋、痴、慢、疑转成悲、智、行、愿、力,这样的人就是佛。那中间的过程,中间非常关键的东西叫做觉,察觉到人间的五毒,愿意把它翻转成悲、智、行、愿、力,这种察觉是菩萨跟佛非常重要的一个方法。这个察觉就是转化,把你的心转化过来。为什么人的心需要转化?因为人的心如果不转化,负担是很重的,人生的负担是很重,如果你背着你的负面情绪前进,你的负担就会越来越重。
举例来讲,我常常教年轻人做个实验,这个试验就是回去用充满爱的心,爱是正面的情绪,充满好的态度,把你的爱人、你的女朋友或者换男朋友,或者爸爸妈妈抱起来转一圈,干嘛?量量他的体重,你会发现你的太太虽然体重五十公斤,可是因为你很爱她,你转一圈发现,负担并没有那么重,叫做举重若轻。因为你充满了爱,就举重若轻了。各位如果看欧洲和美国的电影,美国人和欧洲人结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新娘抱进洞房,有时候看了很紧张,因为新娘的体重是新郎的两倍,要抱进去,为什么要抱进去?因为要考验他的爱,真的有爱就抱进去。但结婚十年以后一定会摔下来。为什么?因为那个时候爱减轻了。这个实验的第二个部分,就是去找一颗石头,五十公斤,把这个石头抱起来转一圈,你会发现你抱不动。为什么?因为石头里面没有爱。没有爱就变得沉重,有爱就变得轻巧,所以正面的情绪对人生是非常重要的。
我有三个孩子,我的最小的女儿跟我感情非常要好,她喜欢黏我。她小的时候,有一次我在工作、写作的时候,发现背后挂了一个小人,一转头我问你怎么挂在这里,她就跟我讲说:“爸爸,我已经挂了一个多小时了。”挂了一个多小时我都没有发现,为什么?因为我很爱她,不觉得她是我的负担。如果你不爱你的孩子,孩子就会变成你的负担。你不爱你身边的人,你身边的人就会变成你的负担。所以你要不断地转化,使你的正面情绪增加,那么怎么样来转化?有一个方法,现在我们每天都会上班八个小时,或者上课八个小时,但是很少有人愿意每天花八分钟,或者八十分钟坐下来,静静地关照自己的心。那转化的方法就是不管我多么忙碌,每天最少花八分钟,当然最好是八十分钟,坐下来观照我的心,使我今天所面临的困境跟烦恼都得到转化,那么第二天你就可以用很好的态度来出发。在我的书桌上我写了一幅字警惕我自己,叫作“不存隔夜之气”。不存隔夜之气,就是你今天很生气,不要把这个气放到明天,今天气完就算了,明天就得到转化。还有我喜欢写的一幅字叫作“常想一二”。为什么常想一二?因为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如果你常常想那八九,你的生命就会越来越沉重。如果你常想那一两件开心的事情,你的人生负担就减轻了。
四、上合之心:达到天人合一
第四个方法叫做合,起承转合,合就是融入,融入这个世界。我觉得我们中国的哲学非常好,一开始人跟这个世界是对立的,慢慢的人跟这个世界和谐了,最后进入了一个状态叫作“天人合一”的状态。天跟人合在一起,这是多么高的境界。先不要从那么高的境界来讲,人跟人可以相处就已经很好,所以一个人会快乐。必须要有很好的人际关系,好的人际关系对你的人生很重要。你会发现这个世界上很多人得了忧郁症,最后没有办法治疗,那是因为他在一开始的时候,没有好的人际关系。
去年在内地有一些科学家做了一个研究非常有意思,研究这个社会上所有顶尖的人,看看他们小的时候成绩是不是很好,都是念第一名?理论上讲小的时候读第一名长大一定会变成了不起的人,但是研究的结果出乎预料之外,这些顶尖的人小的时候不是读第一名,他们都是第七名到第十七名这个中间。这个大家都很意外,为什么?那是因为第七名到第十七名是人际关系最好的人,他们跟前面的人也不会有冲突,跟后面的人也不会有冲突,跟大家都相处得很好。所以我常开玩笑说,像我就是从小注定将来长大会成功的人。为什么?因为我小的时候,我们班上只有十七个人。人际关系很重要,如果你的人际关系好,你就比较容易成功。你的人际关系不好,你就不太容易成功。现在的小孩子很少去重视人际关系,因为我们小的时候,我们的学校都没有教,说你要对人表示好感,你要怎么样表达你的情感。在学校里面都没有教,所以我以前曾经写过一篇《学校里没有教的一百件事》的文章。学校里很多东西没有教,但是最重要就是人际关系没有教。
我小的时候因为生长在乡下,乡下的小孩子有一个特色就是非常地害羞,很难表达自己的情感,我很小的时候就发现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就常常训练自己要突破这种困境,乡下的小孩有什么特质?看到一个女生很漂亮,想要请她去喝杯咖啡,走到三十米的时候脸就红了,走到十米的时候连脚也红了,走到五米连手指头都红了,全身就好像一只虾子一样,一只烫熟的虾子,好紧张,没有办法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我自己发明了一个咒语,我们所有的菩萨都有咒语,像观世音菩萨的咒语叫作唵嘛呢叭弥吽,唵嘛呢叭弥吽,这句很好,大家可以学起来。这句话翻成白话,就是祈求内心的莲花开放。这句用唱的更好听,各位要不要听?“唵嘛呢叭弥吽……”祈求内心的莲花开放,一边唱的时候一边观想心里一朵莲花开放,你会觉得很开心很好。我记得有一次我到香港的中文大学去演讲,我就讲到佛教思想,讲到观世音菩萨的咒语,唱得很好听,很多学生听了很感动。讲完了以后,一个香港大学的学生跑来找我说,“林老师,你那个咒很好听,可是我记不住,你可以不可以写下来,我把它记下来,可不可以再讲一次我把它记下来?”我就说:“唵嘛呢叭弥吽”我看他拿一本笔记簿,上面写了一串英文,我探头一看,上面写着:Allmoneypaymehome。All就是所有的,Money就是钱,Pay就是付,mehome就是付到我家。他就说:“林老师,你们佛教的咒很好啊,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了。”Allmoneypaymehome,所有的钱都付到我家。当然这是一个好笑的事情。
为什么观世音菩萨的咒是祈求内心的莲花开放,因为在佛教里面说莲花具有五种德性。五种德性第一个就是出淤泥而不染,清净;第二个就是莲花的花瓣很细腻,叫做细腻;第三个是莲花的梗是没有骨头的,所以非常柔软;第四个是虽然没有骨头但是风吹不断,所以莲花是非常坚强的;第五个叫作芳香,仔细地去品尝莲花有很深的芳香,所以这个叫作莲花的五德。这五种德性如果具备,就跟菩萨的心一样,这是题外话。
观世音有他的咒语,我从小自己也发明了一个咒语,这个咒语比唵嘛呢叭弥吽更好记,年轻人可以把它记下来,叫作林清玄的五字大明咒,这五字大明咒叫作“大家都是人”。如果你要去邀请一个很漂亮的女生吃饭,或者要去追求一个很帅的男生,很害羞,这个时候你就心里默念“大家都是人”,这个时候你就不害怕了,英俊的也是人,丑的也是人,胖的也是人,瘦的也是人。当你克服了你的内在,你就可以往前跨一步,你就可以创造更好的人际关系。所以长大以后我当了记者,有十年的时间在报馆工作,每天都要去访问那个非常了不起的人,或者有权势的有钱的人,我就在心里面默念“大家都是人”,不要害怕,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创造更好的人际关系。当然人际关系跟你的表现很有关系,你要懂得表达,懂得怎么样给予,懂得怎么样布施,慢慢地你的人际关系就会好。这个叫作合。
我们都知道最近这几年,世界上有一个非常大的经济体形成,这个经济体叫作欧盟。欧洲变成一个很大的盟邦,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为什么?因为根据统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欧洲的国跟国之间作战,英国、法国、德国这样作战,统计出来,互相杀死的人超过三千万人,当时所带来的仇恨是多么巨大。但是为什么最后他们可以变成一个盟邦?因为他们发现只有合起来才有力量,所以欧洲就变成一个很大的盟邦。如果你在几年前去买欧元,你现在就赚翻了;如果你在几年前去买美元,你就赔光了,为什么?因为欧盟势力越来越大,美国的经济越来越萎缩,所以合很重要,跟这个世界合起来。我们中国有一个文学家,写了一副对联非常好。他说,山水是大地的文章,文章是案头的山水,我们的人生里面跟这个世界其实是共通的。如果你懂得观察这个世界,认识这个世界,跟这个世界合一,那你就慢慢地变成一个开阔的、有智慧的人;如果你不懂得观察,你就会慢慢地跟这个世界脱离,甚至对立,变成一个痛苦的人。
我常常举例,就好像人走进一个公园,一个毫无训练的人走进公园在春天的时候,他看到的绿色只有一种,他没有办法跟这个公园融在一起;如果一个人受到很好的训练,他是一个美术老师,他走进一个公园,他就可以看到十种以上的绿色;如果这个人是一个了不起的艺术家,像毕加索、张大千这种了不起的艺术家,走进一个公园,他可以看到一百种以上的绿色,所以他跟这个公园就可以保持一个更紧密的关系,更容易看到生命里的美好,这个叫作合。当我们可以有超越的心,有承担的心,有转化的心,有融入的心,跟这个世界处在一个非常好的状态的时候,我们的欢喜心就慢慢地形成。欢喜心形成以后,我们的生活就很容易处在一个清净的、柔软的、平常的状态。当我们很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是觉得跟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因为生命里面很多的事情常常会影响到我们,但是慢慢……你跟这个世界处在一个好的关系以后,每一件事情你都可以看到它的智慧,每一件事情你都可以进入它。
五、智慧之心:让世界充满阳光
当我们讲到智慧的时候,很多人都问我说,智慧有什么重要,或者智慧跟知识有什么不同?我们来拆这个字,智慧的智是知识的知,下面有一个日、太阳的日,所以智慧跟知识最大的不同,就是自己可以发光的知识叫作智慧。你要自己能够发光,自己有一个太阳,自己会发光,就是你可以在每一个生活里面,都可以去看到那个生活的美好、优雅,把生活里面的那种体会创造出来。所以智慧在我们佛教里面,有四个非常重要的特质,第一个叫作“妙观察智”,就是你对这个世界有一个微妙的观察,你可以看到一般人所看不到的东西。常常有人问我说:“林老师,你怎么有办法写出那么多的东西?”我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写作,到现在写了一百三十几部书,跌起来比屋顶还高,怎么有办法写出那么多的书,是不是每天都在绞尽脑汁?其实不是,而是每天微妙地观察这个世界,看到这个世界很多别人没有看到的事情,把它记录下来,这种就是智慧,是智慧的第一个特质。所以你跟这个世界合一,你就会有智慧。第一个特质产生了妙观察智。
第二个叫作“平等性智”,你对这个世界有平等的心,平等的心很重要。譬如说,根据科学家的研究,钻石跟木炭的本质是一样的,可是为什么钻石那么有价值,木炭却那么没有价值呢?那是因为钻石大家都觉得稀有,木炭大家都不觉得稀有,就会慢慢地失去平等的心。这几年来我常常在内地的城市,只要有空我都会去逛内地的商场,我发现不管是在广州、在上海、在北京、在天津,在最大的城市,逛商场的时候,都会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所有的衣服、包包、鞋子、手表,全部都是世界名牌,当然很多是仿冒的名牌。所以有一个朋友告诉我说,在北京背LV的皮包背得最多的就是打扫大楼的清洁工,每一个人都背一个LV。为什么这些地方全部都是卖名牌?那是因为我们觉得那是有价值的。有一次我在北京的一个岳秀市场问那个商店的人说,可不可以找到一个没有牌子的包包或者衣服?结果走遍了整个市场竟然找不到一件。为什么?因为大家都觉得没有牌子是没有价值的,这个价值被混淆了,所以人就失去了平等的心。如果你到全世界的国际机场就会发现这个问题更严重,所有的国际机场全部卖的东西都是一样,都是世界名牌。那些真正的有价值的好的事物往往就被忽略,这个就是失去了平等心。失去平等心就是没有智慧。
我在小的时候,曾经有一个这样的体验。有一天我穿了一件自己觉得很漂亮的衣服要出门,我的妈妈就叫住我,说:“你要去哪里?”我说:“我要去嘉义看荷花。”从我的家到嘉义很远,那里有很多的荷花池,听说荷花很漂亮。她说:“荷花长得跟我们家前面那个芋头很像,你不如去看芋头就得了。”我觉得我妈妈很没常识,荷花跟芋头怎么会一样。于是,跑很远到嘉义看荷花,荷花真的狠美。回到家里突然想到母亲的话,跑到我们家种芋头的田里去看,那个芋头的叶子,真的跟荷花长得一模一样。为什么以前没有发现?这个时候发现,其实芋头的叶子也很美,跟荷花一样美,这个叫作“平等性智”。你有一颗平等的心来观察这个世界,当你有这种心的时候,你跟这个世界就合一了,即使是吃着最简单、最平凡的食物,你就可以感受到那里面的美,穿着毫无牌子的衣服,你也可以感受那种美。这个美是来自你的内心,就像我们内地这几年改变很大。我记得二十几年前我刚到北京的时候,发现北京人大多穿着毛中山装,全部都穿一样的衣服。去年我在北京突然想到去买一件毛装来穿吧,一直找一直找,买不到毛装,最后在一家古董店买到了。买到一件毛装,穿在路上每个人都给我行注目礼,觉得太特殊了,竟然有一个人穿毛装在街上走。你看这个世界改变,当你有平等心的时候,你看到一切都是好的,所以叫作平等性智。
第三个叫作“成所做智”,就是有智慧的人跟没有智慧的人的差别,就是有智慧的人做什么事情都很容易成功,没有智慧的人做什么事情都不容易成功。就好像我们现在在鉴真图书馆这么好的一个地方,鉴真图书馆的兴建,跟台湾的星云大师有很密切的关系。星云大师是我的师父,我在十岁的时候就皈依他了,到现在已经四十几年。他之所以伟大,就是他想要做什么事就会成功,做非常大的事业。全世界有四五百座寺庙,一座比一座更大,那就是因为他有智慧,要做什么都会成功。各位可能会以为星云大师因为很有钱,所以他要做什么都会成功。其实星云大师了不起的地方就是他的头脑里没有钱,口袋里也没有钱。我曾经写过星云大师的传记叫作《浩瀚星云》,是一本很厚的书,各位如果有机会可以在图书馆找来看。有一个真实的故事,星云大师告诉我,说有一次他从美国要回台湾经过香港,在香港机场的商场里面,看到一串念珠定价八十港币。他想到台湾有一个弟子很喜欢搜集念珠,这个念珠他可能还没有,他就想卖这个念珠送给他的徒弟,开始摸口袋,摸了半天发现身上一毛钱也没有。还好他有很多徒弟,在机场就碰到弟子,说:“来……买一串念珠给我,我要送给我的另外一个弟子”,人家就买了这串念珠给他。只要八十块港币,但是他身上一毛钱都没有,可是他怎么能够做出这么伟大的事业。那是因为他有智慧,所以很容易做成一件事情,就好像鉴真大师一样。
为什么我跟扬州感情特别好?因为在年的时候,我到扬州的博物馆买了一幅鉴真大师的画像,挂在我的家里面,每天看到那幅画我就很感动。因为那幅画就是画鉴真大师面对着汹涌的大海,正要东渡日本的时候。每次看到都很感动。为什么他可以做出这么伟大的事业?那是因为他是一个有智慧的人。
第四个叫作“大圆镜智”,对一个有智慧的人来讲,他的心就像一个很圆的很大的镜子一样,照耀这个世界,跟这个世界合在一起。镜子的特质并不是说把粪便照成玫瑰花,而是粪便就呈现成粪便的样子,玫瑰花就呈现成玫瑰花的样子,可以照出那个事物的真相。因为可以照出事物的真相,所以可以跟这个世界融合为一。具备这四种智慧的人,就可以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要妙察观智、要平等心、要成所做、要大圆镜,变成一个有智慧的人,慧上面是树草下面是心,心里不断保持着青翠,保持着生机,保持着活泼的力量,这样的人叫作智慧,所以变成一个有智慧的人。这个世界当然是越来越混乱,越来越污浊,越来越不如我们所期待的,但是如果你可以用一些方法,使自己在内在里一直保持一个很好的态度,来面对这个世界,不管世界变成什么样,你都会有一个很好的态度来看它,你就会不断地增长你的智慧。
我觉得非常非常好的一件事情,就是在我三十岁的时候碰到了佛教,三十岁的时候开始觉醒,发现佛教里面有非常深的智慧,而开始进入了佛教的世界。当我开始进入了佛教的世界以后,就好像走进一个人生的秘密花园,整个世界豁然开朗,使我对人生有完全不同的体会。这种体会是在世俗之间,进入了一个超脱的状态。在混浊的世间,你可以看到事物的真相,所以我有两句话写在我的案头,上面写着:在红尘中有独处的心,在独处时有红尘的怀抱。一个人在红尘里面生活要常常超越出来,去看到更高的境界,去追寻更高的境界。那么在独处的时候,也要常常看到苦难的世间跟红尘的众生,我希望跟大家一起成长,走向一个更好的状态。佛教里面有很多了不起的菩萨或者佛,什么叫作菩萨?在梵语里面叫作菩提萨锤,菩提萨锤就是觉悟的有情。一个普通的人开始觉悟,那个人就叫作菩提萨锤,就是菩萨。然后一阶一阶往前进,觉悟到最高的境界叫作Buddha,Buddha就是佛,就是彻底觉悟的人。所以佛跟菩萨并不存在另外的空间或者另外的世界,而是以人作为基础,进入人间的佛教,使自己不断地觉悟,进入一个更高的境界,最后达到彻底的觉悟。彻底的觉悟就没有什么可以使我烦恼,没有什么可以捆绑我,那我就可以每天都过着充满力量的、充满着快乐的、充满着期待的一天。这样你的人生就可以一直往前走,走到人生的最后一刻,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都保持着向前的姿势。这个姿势都要向前,因为如果你没有保持向前的姿势,你从三十岁开始人生就走下坡,生命就充满了悲情。要常常提醒自己不断地往前走,为什么?因为将来还有更好的世界,将来还有更好的时间等待着我们。
扬州讲坛-林清玄老师
林清玄演讲《不怕人生的转弯》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