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得白癞风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每个人心中不可避免的都有一个桃花源的梦想,天下太平,其乐融融,每一个住户的房子都是一样的,一律粉墙黛瓦,一样的木门花窗,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有一个篱笆围成的庭院,大小格局都是一样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世外桃源。
真的能达到这样么?
理想中的大同世界终归敌不过人性的复杂多变。
父亲陆侃被人认为是疯子,多年后终于离家出走了。
致力于革命的张季元起义没有成功,被杀死,尸体抛到了河里。
建立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的花家舍王观澄,变成了活死人,被身边的人杀害最终成为死死人。
“他们和各自的梦想都属于那些在天上飘动的云和烟,风一吹,就散了,不知所终。”秀米从日本回来后有了本质的转变,也想把普济的人们变成她心中理想的样子,修建育婴室,养老院,学校,并自任校长,她反对缠足,提倡婚姻自由,付出了这么多,可是人们已经被千年来的伦理道德儒家纲常所禁锢,都认为她是疯子。暴力流血的革命容易,革人心中的命很难,在没有统一的理论基础、共同的纲领和目标的前提下,革命终究是失败的。作者写的是普通人的点点滴滴,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中,他们不能左右什么,被命运驱使着推着往前走。他们关心的是自己吃喝生存、个人的私心杂念,对国家和民族的崇高贡献不感兴趣,也没有主观意识上的自我认知。这种变革从本质上就带有先天缺陷,大家聚集起来是不团结的,不稳固的,最终的失败无可避免。成为革命者或被革命者是人们能选择的么,有时候也是如秀米一般,偶然被命运驱使着吧。
正如书中说的那样“革命,就是谁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他知道他在革命,没错,但他还是不知道他在做什么。”革命人也不是高高在上的神人,也是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活生生的普通人,从张季元的日志更加真切的体会到他的内心。
一阵风吹过,桃花依旧是桃花,繁华落尽,春风依旧。人们苦苦上下求索的桃花源,最终的大同世界能不能找到或建好,每个人就如一片落入江中的树叶,还没有来得及发出任何声音,就被激流裹挟而去,说不上自愿,也谈不上强迫;说不上憎恶,也没有任何慰藉;这是值得每个人思考的。
格非的文字精致细腻如朦胧烟雨中的江南水乡,生动、古朴,娓娓道来的文字有一股淡淡的忧伤和孤独,恰如其分,适合在躺椅上,泡着一壶茶细细品味,值得二刷。摘录:“人的心就像一个百合,它有多少瓣,心就有多少分岔,你一瓣一瓣地将它掰开,原来里面还藏着一个芯,人心难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一个人看透生死倒也容易,毕竟生死不由人做主,可是要很正看透名利抛却欲念那就难了。”“忘却是无法挽回的,比冰坨更易融化的是一个人的脸,它是世间最脆弱的东西”“虫儿们的世界虽孤绝的,却与人世一样,一应俱全。假如一只跳水虫被遍地的落英挡住了去路,那么,它会不会像武陵源的渔户一样,误入桃源?她觉得自己就是一只花间迷路的蚂蚁。生命中的一切都是卑微的,琐碎的,没有意义,但却不可漠视,也无法忘却”“天,为云为雨,一日三变,有时就连你自己也捉摸不透。要是在太平盛世,这人心因着礼法的约束,受着教化的熏染,仿佛人人都可致身尧舜;可一逢乱世,还是这些人,心里的所有的脏东西都像是疮疔丹毒一般发作出来,尧舜也可以变作畜生,行那鬼魅禽兽之事。史书上那些惨绝人伦的大恶,大都由变乱而生,眼前的花家舍也是一样”“她想把普济的人都变成同一个人,穿同样的颜色、样式的衣裳;村里每户人家的房子都一样,大小、格式都一样。村里所有的地不归任何人所有,但同时又属于每一个人。全村的人一起下地干活,一起吃饭,一起熄灯睡觉,每个人的财产都一样多,照到屋子里的阳光一样多,落到每户人家屋顶上的雨雪一样多,每个人笑容都一样多,甚至就连做的梦都是一样的。”“她觉得自己就是一只花间迷路的蚂蚁。生命中的一切都是卑微的,琐碎的,没有意义,但却不可漠视,也无法忘却。”“似乎每个人都被一些东西围困着,喜鹊觉得自己也一样。当她试着要去冲出这个封闭的世界时,就如一滴水掉在烧得通红的烙铁上,刺的一声就没了。屋外的雪下得正大,那些纷纷扬扬的雪片似乎不屑于回答她的问题。”注: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查看原始文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