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挑花亮相国家ldquo非遗rd

6月4日晚7时30分,“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系列活动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馆拉开帷幕。黄梅挑花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石九梅老人带着源自黄梅的挑花工艺品走上了国家舞台。

图为“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开幕式”现场

在开幕式现场石九梅与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李思思进行互动访谈,当问到“石奶奶,你挑花挑了多少年了?”,石九梅说,“59年,我今年67岁了。”当主持人李思思问到,“这挑花您还要做到什么时候啊?”她是这样回答的,“要挑到眼睛看不清,挑一辈子,只要有人愿意学,我就愿意无偿教授,让传统的东西不失传。”

图为石九梅与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李思思合影

当晚,黄梅挑花与二十四节气、苗绣、蜡染等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项目与现代服饰设计时尚融合,将古老的非遗之美,结合当下时代的摩登艺术,不断探索发现艺术的魅力。

“黄梅有女皆挑花”。黄梅挑花又名架子花、十字挑花,是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工艺,起源于元代,发展成熟于明末清初。长期以来,经过一代又一代黄梅农家妇女的精研细作,这门工艺日臻完善。年,该工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立体的中国画、无声的抒情诗”。

近年来,该县做好“非遗”开发利用文章,把“挑花”盘成了一个新

兴产业。目前,该县已开发窗帘、壁挂、地毯、画匾、服饰等挑花产品10余类多个品种,年产值近1亿元,黄梅挑花产品畅销全国10多个大中城市及港澳地区,部分产品还走出国门,销往日、韩等20多个国家。

据了解,此次活动由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牵头,联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北京服装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等单位共同举办,在6月4日至6月9日期间,有6晚11场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服饰秀展演,选取非遗在现代服饰中的应用实例,给大众展现振兴中国传统工艺、非遗走进美好生活的盛况。

黄梅文史研究专家桂靖雷介绍,黄梅挑花历史悠久,工艺精致,独具特色,在争奇斗艳的中国传统工艺百花园中,一枝独秀,绽放出属于自己芬芳,是勤劳的黄梅人民聪明才智的结晶。在奋进的新时代,能以全省13强之一,跻身国家第一批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不能不说这是黄梅县的骄傲和荣光,同时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艰难挑战。因此,黄梅县必须抢抓新的发展机遇,奋力迎接挑战,黄梅挑花这朵奇葩,才能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锦上添花。

来源:黄冈市旅游局

编辑:白楚云

编审:胡思思

终审:吴鹏秦娇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ohuaa.com/thcx/105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