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0后”的眼里,改革开放是什么样子?来听丽水中院干警卢雅的讲述~
作为一名80后,我出生在改革开放十年后。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见证改革开放的岁月,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我们是新中国发展进程中幸运的一代。
尽管无缘见证改革开放初期的轰轰烈烈,但从生活的点滴中,也切身体会到了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儿时记忆说起,我们这代没有经历上一辈那样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没有经历过吃红薯挖野菜,也没有睡过牛棚稻草席子。我们吃的是白米饭,喝的是娃哈哈,穿的是新衣服,每家每户基本少不了自行车,也算得上“衣食无忧”了。
但富裕仍是谈不上的。孩童时的记忆大多停留在几分钱的水果硬糖、几毛钱的膨化雪糕中,仅有的娱乐方式也不过是捉迷藏、跳皮筋、挑花绳、弹玻璃珠……如果哪天看到邻居小伙伴手里捏着几块“大白兔”或者羊角辫上扎了两朵样式新颖的头花,那都是要羡慕很久的。
那时候,先富起来的万元户们已经有了冰箱、彩电、洗衣机。为了家里早日买上彩电,我总是省下压岁钱,想献上自己一份力量。突然有一天,爸爸把一台“西湖”牌彩电带回了家,那种自豪欣喜的气氛,至今仍能感受到。每当夜晚来临,好客的家人便敞开了门欢迎邻居们一起来看电视,结束时还要喊上一句“明晚再来”。
慢慢的,家家户户都买上了电视机,也有了冰箱,而在质朴的人的嘴边,也时常会挂着一句“感谢邓小平”。
年,我小学毕业。彼时,一首《春天的故事》正红遍祖国大江南北,歌词中唱道: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故事中的这位“老人”说的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在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努力下,年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划时代地确定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那之后,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这时,我才对那句“感谢邓小平”,有了自己初步的理解。关于那几年,印象最深的还有97年香港回归和99年澳门回国,一句“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不仅带来游子归乡之情,更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心。那时还不懂太多深奥的政治意义,只记得身边的人都在议论着,兴奋着,自己也不由生出一种懵懂的民族自豪感。进入千禧之年,喜事连连,先是申奥成功,继而成功入世。如果没有改革开放,这一切成为现实大概还要经历更加漫长的路。
年,第一次接触到电脑,那时候的电脑只能玩最简单的QQ聊天,更加不懂什么输入法,都是用“一指禅”来操作,可也乐此不疲。
记得初中的语文老师早早就买了一台电脑,也不知是“”或是“”的配置,班上有一个同学因为寄宿在老师家中,时常能用上老师家的电脑,着实让我们一干同学羡慕不已。电脑也代替了电视机,成为那个年代最新潮的电器。不过,那时候的我们绝对想不到自己正处在互联网引发的时代变革中,也绝对想不到电脑或者说互联网,会对我们后来的生活带来如此巨大的变化。
年,改革开放30年,我大学毕业。
那一年印象最深的事情莫过于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学校在重庆,地震时我正回乡找工作,听同学们说,地震的瞬间只觉得床都在摇,大家一窝蜂地往外跑,在操场住了好几天。我在家看着电视新闻,一看就泪崩,这场灾难也成为凝聚人心的巨大磁场,虽有眼泪,更有温暖,更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和力量。而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实现了我们“举办一届历史上最好的奥运会”的诺言,更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伟大成就。
光阴荏苒,转眼我已至而立之年,改革开放已经40周年。40年,一切都在无声无息中进行,变化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数字化、智能化完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长大的我也一步步实现了自已当年的梦想:顺利考上大学,成为一名法律人,靠自己努力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虽然谈不上有多大成就,但有了可以继续做梦的地方。
如今,爸妈仍时常念叨说:“当年吃饭根本见不到油,去镇上读高中都得背着咸菜和米面走二三十里路,现在什么都有还讲究精细,生活变化得太快……”
的确,再没有比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能说明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因为这是任何一名普通老百姓都能切身感受到的,也是最直接有效的体现。短短的40年,不仅我们的生活实现了从贫穷到基本解决温饱、到奔向总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从“茫然无措”到“崇洋媚外”再到“文化回归”,人们的精神信仰也在不停地重新定位,中华民族完成了由贫穷、落后、封闭、缺乏活力到富强、文明、开放、充满生机的历史巨变。
改革开放的40年是波澜壮阔的40年,是沧桑巨变的40年,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瑰丽辉煌的40年。这是一段民众创造的历史,是历史的筋脉和血肉。回望40年的改革开放,留在我们记忆里的,不仅仅是排列整齐的数字,也不仅仅是庄严肃穆的大事记,更是一个个写满梦想与希望的人生,是一段段镌刻着时代印痕的故事。
撰稿:卢雅
编辑:林珊、陈艺尹
审核:陈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