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积累
原文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点击上方绿标收听音频
注释
①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②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③深千尺: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④不及:不如。⑤汪伦:李白的朋友。李白游泾(jīng)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附近贾村的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李白,两人便由此结下深厚的友谊。
译文
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赏析
此诗约为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年)李白自秋浦往游泾县(今属安徽)桃花潭时所作。汪伦是李白的友人。
此诗前两句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后两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小知识
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汉族诗歌。著名的代表人物有李白,王维,王昌龄等。
送别诗抒写离情别绪,是分离时迸发的情感火花。要把这种情感火花表达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对此深有体会:“凡作诗,写景易,言情难。何也?景从外来,目之所触,留心便得;情从心出,非有一种芬芳悱恻之怀,便不能哀感顽艳。”此段话把情和景截然分开说得不确,但就“言情难”而言,还是有道理的。送别诗要想“感动激发人意”,必须采用一些手法来“言情”。
小测试
1.诗的前两句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_____”,展示了一幅离别的画面。起句“____”,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
2.诗的后两句是“____”(表现手法),进一步说明送别的地点在桃花潭。“____”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尾一句的抒情作了伏笔。
“每日积累”学习方法
1.转发此文到朋友圈打卡学习,转发的同时请加一两句学习感悟。
2.将“小测试”的答案在文末的留言区留言。正确答案将在下一期文末公布。
上期答案
1.知时节(或当春乃发生)
2.第二联从听觉,第三联从视觉。
3.“潜”字用得好。这个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悄无声息的特点。
打卡回顾??点击“蓝色标题”查看具体内容??每日古诗积累:《江南》每日古诗积累:《长歌行》每日古诗积累:《敕勒歌》每日古诗积累:《七步诗》每日古诗积累:《鹿柴》每日古诗积累:《望天门山》每日古诗积累:《池上》每日古诗积累:《别董大》每日古诗积累:《望洞庭》每日古诗积累:《渔歌子》每日古诗积累:《小儿垂钓》每日古诗积累:《夜宿山寺》每日古诗积累:《竹石》每日古诗积累:《凉州词》每日古诗积累:《咏柳》每日古诗积累:《寻隐者不遇》每日古诗积累:《春夜喜雨》▍资料来源:网络
▍声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