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家街的厚重记忆

白癜风早期证状的图片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93210.html

甘井子区金家街涵盖金一街、金二街、金三街、金四街等。这里的楼房绝大部分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建的,产权单位主要有大连钢厂、大连化工厂、二发电(后并入大化),是我市规模最大、人口最集中的职工家属宿舍区。老建筑虽然历经60余年的风雨洗礼,但是红色的砖墙、斑驳的水泥,依然蕴藏着那份属于它自己的荣光,承载着老国企的厚重文化,也留下了挥之不去的记忆。

早先,金家街的南边是个海湾。海湾的东边是海水浴场,顺着海岸就势修了一面长约百米的水泥斜坡,供游人休息。海岸上边是木制长廊,小贩们挑着水果和炸麻花等食品在这里叫卖,人来人往,十分热闹。这里还有租小船的游乐项目,许多人在海上荡桨,给大海平添了几分活力。

海湾物产丰富,退潮时,附近的居民就到这里用羊毛扦钓蝼蛄虾,涨潮后就去钓鱼,用鱼竿的,下底线的,放小船的,各有高招。我们这些半大小子除了钓鱼外,还热衷于洗海澡。夏天只要满潮,就连上学午休时也充分利用,回家吃点饭就急匆匆奔向大海,玩一回再急匆匆赶去上课,有时晚上也去游泳,没少让大人操心。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海水浴场划归大钢厂区,二十年后大规模填海造地,海湾被全部填平,大钢在这里建起了新厂房,从此居民少了一个休闲的好去处,但是,后来修了东快路和轻轨,金家街与市中心之间天堑变通途,几代人的梦想成为现实。

东方路(原名甘周路)是进入甘井子的必经之路,大钢、大化、航务三处、石矿以及石油、五二三等单位的职工上班都要从此路经过,金家街路段是汇集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骑自行车出行是首选,早晨上班时间,浩浩荡荡的自行车大军犹如滚滚长江由西向东流动,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每逢国庆节和正月十五,东方路成了沸腾的海洋,厂矿组成的巡演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扭秧歌的、踩高跷的、挑花蓝的,给老街的居民带来了无尽的喜庆与欢乐。

金家街是大钢的天下,这里大钢的家属楼最多,就连幼儿园、子弟中学、技校、招待所、集体宿舍、职工食堂等都建在这里。大钢工人文化宫既是金家街的地标性建筑,也是文化中心,其建筑规格和水平在我市大型国企的文化设施中首屈一指。文化宫东侧的露天灯光篮球场除冬季外,几乎每周都有比赛,大钢职工篮球赛和甘井子区厂矿篮球赛都在这里举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辽宁省四大钢厂篮球邀请赛,精彩激烈的场面至今难忘。

当年坊间流传这样一段顺口溜:要挣钱上海港,吃保健上大钢,学技术上机床,找对象上大纺。“吃保健上大钢”说的是这个厂高温作业多,工作环境艰苦,如炼钢、轧钢、热处理等,国家给予粮油和副食补贴。但是,一代又一代的大钢人知难而上,用刚毅果敢的气派以及勇于创新的胆识和智慧,点亮了理想之光,创造了辉煌业绩。从年至年间给五二三厂(建新公司)提供用于制造炮弹的钢材和黄铜等,为解放全国做出积极贡献,到后来的几十年间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提供关键、特殊钢材,让大钢成为了我市乃至全国冶金行业的一面旗帜。

为了留住这段历史,从年起,椒金山街道陆续对金家街区域的老街进行升级改造,金二街已经打造成为历史与时尚相结合的“钢铁故里”一条街,徜徉其间,让人重回一段时光之旅。据悉,今年金家街区域的其余几条街也将被打造成类型不同的特色街,让我这个曾经在这里住了近30年的居民倍感欣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ohuaa.com/thcx/69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