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财经(ID:chaintruth)原创
作者
邓双琳曹杨袁琳谢中秀
冯晓亭郭一梦杜晓玲
编辑
赵磊
“闺女今年二十八,一人挣钱一人花;来年闺女二十九,赶紧找个男朋友。横批:单身是狗。”春晚的“官方催婚”,看得张尹心里五味杂陈。说句难听的,刚过29岁还没有男朋友的她,在父母眼里可能真的连狗都不如了。
张尹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天过着从家到单位两点一线规矩生活的自己,竟成了父母口中的“耻辱”。也许是从隔壁同龄的小张生二胎的时候,也许是从三姑二姨轮番向父母炫耀自己抱孙子的时候。
但张尹知道,是单身把自己钉上了耻辱柱。在这个西北县城,女性超过25岁还没嫁人就是原罪,像张尹这样快30岁连对象都没有,是罪加一等。
远在中部某个县级市的李玲,面临着和张尹同样的境地。31岁,单身,不婚,这些关键词让李玲的父母在亲戚面前抬不起头来,也让她和父母的矛盾愈发严重。早几年,李玲向父母坦诚自己是不婚主义者时,父母就当她在开玩笑,直到李玲的年纪越来越大,她的父母才彻底慌了神。为此,母亲和她闹过,哭过,父亲和她争吵时也差点落了巴掌。
在父母的社交圈里,李玲是唯一一个超过30岁还没有嫁人的姑娘,逢年过节时亲戚们的询问让李玲父母觉得难堪,后来干脆就减少了走动的次数。今年春节,李玲父亲给她下了最后通牒,“王姨介绍的这个相亲对象,今年你们必须领证,不然我和你妈死不瞑目。”
这个相亲对象,李玲见过几次,适合过日子,但她不想为了过日子而过日子。看着父母终日唉声叹气,李玲也不好受。李玲想,自己有工作,有保险,有养老金,能够养活自己,难道这些都不足以换来一个单身的资格吗?
民政部数据显示,年我国单身成年人口高达2.4亿,超过万的成年人是独居状态,预计到年会上升到万人。而这些单身人士大部分都集中在一二线城市。
在拥有年轻单身青年数量最多的北上广深,房价、户口等现实因素成为单身青年不愿结婚的首要原因。另外,大城市生活的便捷度和包容性也满足了年轻人单身生活的需求,至少在这里年轻人还有权利选择独居,至少在这里大家都是靠能力说话,没有人关心你结不结婚、生不生子。
而在大城市以外的县城,单身人群的生存处境十分艰难,似乎所有人都默认:一个正常的县城青年,就应该按部就班地完成考公、结婚和生子三部曲,年龄到了不结婚、不生子,就会背上各种恶名。
在这样的舆论氛围里,许多人只能选择妥协,匆匆选择了另一半。而另一部分不肯妥协的人,要面临比大城市单身青年更大的压力:在房价和生活成本更低的县城,他们无法找到不结婚的正当理由;在县城的人情社会,一旦被贴上“大龄未婚”的标签,就意味着全家人都将遭受着来自周围的非议。
“或许,从我选择回到县城的那一刻起,就不配拥有单身的资格了。”李玲想。
本期小酒馆,我们和几位留在县城的年轻人聊了聊,他们之中有人刚毕业不久就被长辈强迫相亲,也有高学历的女博士被指责“挑三拣四”,还有人遭遇“骗婚”却怕遭受非议而不敢离婚。他们想要单身的原因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从他们留在县城的那一刻起,似乎就被“剥夺”了单身的权利。
坐个摩的都能“被相亲”,县城容不下单身
十三幺
23岁互联网运营
我是97年的,到现在也还不足24岁,但这个年龄在我老家已经基本都结婚生子了,所以像我这样还是单身的,真的快没有“脸”回老家了,回家必须要面对的就是相亲对象。
年国庆我回到家,和我妈一起出门买菜,之后搭了个“摩的”回家。在路上我妈就开始和摩的师傅闲聊,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孩子单身这个话题。说巧不巧,这个摩的师傅刚好有个亲戚的儿子也是单身,两个人就心血来潮地说要给我和那个男孩子牵线。
图/豆瓣《非诚勿扰》我当时其实并没有在意,觉得一面之缘的摩的师傅不过说说而已。可是我没想到,就在我回家不足两个小时后,这位摩的师傅便火速把那个男生以及男生的妈妈接到了我家。县城里的人际关系就是一张网,能把所有人都包罗进去,每个人都超级热情,碰到这种事也太有效率了。
我真的是当场“社死”。
于是我就躲在卧室里不出来,那个男生、男生的妈妈、摩的师傅还有我妈妈就一直坐在客厅里。我妈一直催我出去,但我真的不想见,太尴尬了。这场景比今年春晚的催婚小品还离谱。
然后我就给一个同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