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根治雀斑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817/9323367.html
周连花:一幅美丽的黄梅挑花
——读曹锦军《北纬30度上的黄梅》
《北纬30度上的黄梅》是黄梅文学爱好者曹锦军的作品集。
本书共收入了作者近些年所写的53篇散文随笔,我之前大都在《黄冈日报》和他的新浪博客读过。其中七字标题有19篇,五字为题的也有数篇。这些标题如律诗诗句,读起来音韵和谐,朗朗上口。作者自拟的标题如《穿越时空赏黄梅》、《赤龙湖畔秋日美》等,有诗句之美感;而那些直接引用诗词佳句为题的,如《破额山前碧玉流》、《春风自恨无情水》等更让读者感受到作者深厚的古诗词功底;一些化用诗句而成的标题,如《此峡只应天上有》、《正是樱花烂漫时》,更是令人由衷佩服作者的匠心。
其言精练。作者惜墨如金,如“步出五祖大门时,已是下午六点,无车,人稀,我们手牵手沿五祖古道的林荫小径悠然而下。望见了千古奇观的飞虹桥和圆麻石头垒成的老山门,欣赏了耸立于斯千年的十方佛塔,并有幸瞻仰了中国百座名塔之一的释迦牟尼如来塔。”(《东山聆“流响”》)这里记叙的内容原本繁琐,但作者不多着一字,读之顺畅精当。
其情也真。作者的文风是朴实的,文集中的文章大部分内容与养育着作者的黄梅有关:黄梅的风景名胜,物产民俗,人与事,作者娓娓道来,其对家乡最淳朴最诚挚的情感也融于字里行间。文字里,有他童年的记忆:祭塘、筷子街、吃桑葚、小学时裴老师的文学启蒙……文字里,也有他成年后的人生轨迹:军营佳肴、白湖赏景、薄刀峰笔会、紫云洞踏青……更有他对家乡风土人情的爱:翘船、插艾、黄梅挑花等黄梅特色让他津津乐道;武穆遗枫、蔡山古梅等名胜古迹令他深情留连;四祖寺、五祖寺等禅宗圣地让他引以为傲……读这本集子,我看到朴实的文字构建了真实内在的华丽,好似一幅美丽的黄梅挑花。
其人也真。说到这,我要谈一些题外话了,我觉得这质朴诚恳的文字,正如作者本人。我多年前因为网络,有幸结识了一些文友。人说,网络是虚拟的,我却相信文字背后的人是真实的。因此,在网络上,我读真性情文字,交真性情文友。我坚信:文如其人,几年前在新浪博客结识的网名为临窗赏蝶舞的曹锦军便是最好的证明,我与临窗赏蝶舞有过两面之缘:第一次见面,是因为他得知我没有收到《楚天文学》样刊,利用出差到孔垄之便把自己手中的《楚天文学》及两份《黄冈周刊》给了我;第二次见面便是他送我这本《北纬30度上的黄梅》。这两次见面,行色匆匆,我们之间总的对话大约不足五句,但我却深感他是可以信赖的。当然,更令我感动的是年8月:那天傍晚,我从九江购物回家,却发现自己把一双运动鞋落在了中巴车上。想着中巴车的终点在县城,抱着试试看的念头,我拨通了曹锦军的电话。他二话不说,赶到车站为我找鞋。虽然最终未果,但在那闷热的夏日晚餐时间,他不顾白天忙工作忙家事的劳累,骑摩托车为一个网络文友奔波的举动的确令我感动。所以,我觉得曹锦军其人未尝不是一幅美丽的黄梅挑花。
写于年11月
作者:周连花笔名荷梦黄梅孔垄镇第一中学教师
曹锦军围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