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山色丨郎承文的青春往事

恒邦艺术/出品

李仲芳/文

天风摇荡/郎承文

年,“知识青年”一词在这个特定的年代,被确认为一个特定阶层的称呼刚刚被正式使用。

郎承文19岁,高中毕业,就从杭州下乡到临安昌北,一个盛产山核桃和鸡血石的地方。这里是浙江省的西北部,翻过大山,就是安徽省的歙县。

其时,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成为一时的流行语。

杭州知青,许多都往边疆大漠,会有一种彪悍。在江南,一般人以为小桥流水,适合做文学家的梦、做画家的梦。

郎承文下乡时在杭州附近的临安,是他自己报名,和一帮子激昂的年轻人一起去临安龙井桥乡千顷荡办农场。

郎承文的父亲解放前就在邮局工作,按照当时的说法,只要国民党统治时在有关单位供过职,就成了伪职人员。虽然他父亲没有成为专政对象,但成分总有点灰色,远不如为地主种地和要饭。郎承文的自告奋勇,报名相应号召,可能也是与他父亲或者成分有关。在当时有一种想证明自己不是孬种的激情。

醉霜林/郎承文

汽车开动时,郎承文感受到一丝的寥落和渺茫,他还清楚地记得车窗外,送行的母亲一种无可奈何的苦笑。当时,他觉得这种寥落和渺茫的感觉,或许是每一个游子离开热土时必有的。

汽车从杭州出发,一路向西,渐渐消失在大山沟里。

同车的杭州知青还有后来成为作家与出版家的魏德平。

魏德平后来重游千顷荡,有《记原杭州千顷荡农牧场知青重返现名浙西天池之故地》诗三首。

其一:

桃花溪水天上来,白云深处千顷荡。

只缘农场创白手,四十七年常念想。

其二:

青春不是我作主,有悔无悔不思量。

执旗携手故地游,天池胜似旧风光。

其三:

眼前青山依旧在,相顾滿座皆白头。

往昔从今须淡忘,举杯共祝康而寿!

天外云峰/郎承文

第一批四十六个杭州知青,大多是十七八岁的中学毕业生,他们集中在海拔一千多米的山上千顷荡,去创办牧场,这里是当时杭州上城区选择的一个农场点,养牛马、养驴子和垦荒种粮,一时非常热闹,后因自然条件不适农场关闭。

临安昌北,巍巍天目山脉自西北方向的江西怀玉山经安徽黄山横亘入浙,到临安昌北境内,突兀起众多大山高峰,重峦益嶂,势险形奇,煞是壮观。

千顷荡就深藏在这片茫无涯际的群山的心腹。千顷荡是瑰奇的,诱人的,神秘的。四周树林丰茂,以灌木为主,野生梅花鹿出没其间。这里有黄粟大师运木建寺的古老传说。

峡谷山是黄山延伸的余脉,水为钱塘江水系的源流。浙西大峡谷物产丰富,是昌化山核桃的主产地;还出产一种珍稀名石一一昌化鸡血石。

山色浅深随夕照/郎承文

每当收工时节,朗承文就站在海拔米山顶,看着满眼的苍翠,顺着山势延伸而去,夕阳所到之处,像披上了一层红色的轻纱,熠熠泛光,如同张大千的泼彩,使人惊叹。

朝夕面对真切的山水,感悟着一年四季山色的不同,郎承文萌发出了一定要把它画下来,一定要成为一个山水画家的激情,这是一个痴子对大自然的沉醉,一个艺术爱好者对大山深壑的迷恋,更是有一个忘情于山水之中的青年对绘画艺术的不懈坚持。

北宋山水画大家郭煕在他的《林泉高致》里说:“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清,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在千顷荡养牛放马,同时也把自己放养在山水之中的郎承文,对此有切身的感受。

临安,是郎承文独自踏上社会的第一站,也是他贴近山水自然,在大山怀抱里生存的第一站,所以,直到几十年后,郎承文还想在他的画上用上一颗闲章:“千顷荡人”,并且以为最好用朱文,粗粗的朱线,像来楚生那种带上几处斑驳。

截临万壑松风图/郎承文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价钱
专科治疗白癜风方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ohuaa.com/thgc/10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