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的温度新书首发看人间国宝展惊世之

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

封面新闻记者何晞宇

10月19日下午,四川人民出版社《手艺的温度——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在成都市金牛区图书馆举行。该书精选了留存在四川境内1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蜀锦、夏布、龚扇、扎染、银花丝、年画等,对它们的传承人进行了详实采访。除了文字记录以外,创作团队还对这些濒临失传的技艺进行了影像记录,通过文字、图像、声音交互补证,为历史留下珍贵文献材料。

四川音乐学院非遗技艺研究员冯旸表示,四川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拥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遗技艺需要保护传承,也需要创新以适应现代生活,但是保护必须在前,创新在后,“一定是要在保护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技术的基础上来进行一个创新,绝对不能把过去全部都否定掉,然后完全是搞出另外一套东西就不叫非遗了。”

何民(左一)、张晓平(右一)介绍自贡扎染“绞缬狮子滚绣球”

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

《手艺的温度》执笔者、都江堰市作协副主席何民今年69岁,在过去一年半中,他一直为这本书在四川的乡间奔波。何民说他是都江堰人。这个小小的县级市拥有两个世界历史文化遗迹:都江堰水利工程和青城山。受到此影响,何民一直对四川历史文化传统充满兴趣,曾根据儿时记忆写成《川西手艺人》一书。

何民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不同,比如都江堰、青城山、熊猫这些有的是历史文化遗产,有的是自然遗产,它们可以自然而然的留下去,但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一样,它们的存在依附着一个一个手艺人,“人生在世不外乎几十年的时光,他(手艺人)去世了,手艺也就失传了。”何民在采访过程看到精妙的绝活随着老手艺人离世而消失,越发觉得有责任将所见所闻记录下来。

“我在采访过程发现,这些传承人的手艺真是不简单”。比如扎染全国各地都有,但当何民在自贡扎染大师张晓平的寓所,看到她收藏和制作的扎染艺术品时,才了解到这项技艺的精巧复杂之处,“我只能说叹为观止。”

四川自古就是丝织品重镇,民间印染技术也十分发达。而民间印染中最常见的就是扎染,在唐朝时期,四川印染品盛行全国,被称为“蜀缬”。白居易有诗云,“成都新夹缬,梁汉碎胭脂”,足见当时人对四川扎染的喜爱。

张晓平曾说,扎染在四川一度是家喻户晓的工艺,“每家每户多少会都做一些。”旧时,扎染的技艺是否精湛,也是衡量四川妇人品格的一道标准。但如今四川扎染技法仅留自贡扎染一枝独秀。

张晓平展示自己创作的扎染壁挂作品。

72岁的张晓平在发布会现场,向读者展示由她制作的自贡扎染艺术品,当中最珍贵要数一幅一米见方的“绞缬白描狮子滚绣球”。“绞缬”又称“绞缝”,是四川以及自贡地区独有的扎染技法。这种技法以绞的方式,扎出极为清晰的中国传统白描线图。

但这种技法非常的复杂,目前能够熟练使用这个技巧的也就仅剩张晓平等少数几人。张晓平告诉封面新闻,现在的扎染织品大部分是工厂化生产,而像这样一幅手工绞缝的狮子滚绣球要耗费一个技师好几个月的功夫,“像这样的作品现在都基本上看不到了……太费工,技术太难掌握。”

何民表示不仅扎染,在他采访过程看到的竹编、砂器制作,其实最珍贵的还是手工技艺,“现在有的(技艺)已经可以用机器(代替),像蜀锦已经可以使用机器生产,但(机器)永远代替不了手工。”因为手工制品受匠人的技法,材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

人间国宝的现代生存技巧

年出生的杨隆梅是四川最年轻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她出生于四川崇州道明镇一个竹编世家。道明竹编采用当地慈竹,竹节长且柔软,极适合编织。当地竹编历史近千年,匠人们在悠长的岁月发展出复杂的技艺,创作出与众不同的图纹。

杨隆梅22岁继承家业,23岁成立竹编专业合作社。6年多来,她的合作社发展出公司、基地、农户结合的新路,不再仅仅是销售工艺品和日常用品,而将触角伸向了室内设计等多个领域。截止年,杨隆梅的合作社已制作了多种定制型竹制产品,拥有创新版权20多项,年产值多万。

杨隆梅向现场观众赠送道明竹编工艺品:同心结。

四川音乐学院非遗技艺研究员、原四川省文旅厅非遗处工作人员冯旸觉得,调研收集整理非遗遗存品非常重要,但同时也要发展和传播这些非遗技艺,不能让它们成为历史博物馆的陈列品。

冯旸母亲也是非遗传承人,即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大师杨华珍。杨华珍从年起致力于抢救和传承藏羌织绣,同时她利用传统技法新创作的巨幅唐卡等作品,获得了大量国家级奖项。杨华珍带领高校相关专业的研究学习藏羌织绣工艺,而这些年轻人也为传统工艺引入了潮流元素。年,杨华珍跨界合作某国际化妆品品牌,推出限量版羌秀包装产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个产品)他们在全球卖了一个多亿”。

冯旸表示,非遗传承人在日本被称作人间国宝,拥有很高的地位。而在四川境内,仅省级以上的非遗传承人就超过人,“这是我们非常庞大的一个资源和我们的人才队伍”,如何把这些资源盘活,值得各级单位、相关产业从业者,甚至于每个市民贡献创意和想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ohuaa.com/thgc/109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