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民族繁衍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小麦”这类主要的粮食作物主动承担起了重要的文明繁衍。小麦质地坚硬,不易消化,但是经过研磨,成粉之后加上水揉成面团,经过一些步骤的加工,小麦摇身蜕变,成为了中华儿女餐桌上精美的面点。小麦因为有着密封、锁水、吸水、包容性等重要的特点,几乎让所有的食材可以与其完美的搭配在一起。饼夹万物、馍包万物等等的做法也证实了面团如海一般的包容性。
中华米面的精粹在烧麦中达到高度融合图/网络
很多东西都会说谎,但是人的舌头不会。不好吃就是不好吃,美味总是历久弥新。在小麦多年的使用中,我们依靠着小麦的良好特性发明了太多的美食。汉堡、披萨、热狗、肉夹馍、菜夹馍各种各样食贯中西的美味迭代而出,各自辉煌。肉饼夹面包的奔放彰显着西方的饮食美学。而一份饺子,一笼包子则是专属于我们国人的内敛和细水流长。
人的舌头是不会说谎的,好吃就是好吃!图/网络
烧麦是中华面点食谱中极为特别的一道美食。南米北面的组合不仅仅贯南通北,老少皆宜。而且大胆的开口设计颠覆了中华饮食文化中的内秀与谦和,反而展现出张扬与自信的神采。它流淌着亚洲的纯正血液,成为了中华饮食文化大融合中最优秀的引道者。
烧麦的称呼多变,在很多年的发展后才渐渐确定图/网络
烧麦这个词在很久之前并不是这样称呼的。早历史的早餐里它有着不一样的名号。“烧卖”的传说是方便快捷的销售食物,“捎上去卖”因为早餐的便捷而得名。后来有人称呼其为“烧梅”因为张口处状若梅花绽放煞是好看。但是无论是烧卖、烧麦、烧梅都是发音相近,都代表着中华儿女对于烧麦的喜爱。
羊肉烧麦,游牧民族的特色之一图/网络
烧麦这个词可能在中国的叫法中显得有些奇怪,这是因为当年在草原上,放牛羊的牧民们经常选用牛羊肉来作为烧麦的馅料,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加上椒盐就相当的美味了。草原上极大的温差是小麦最好的生长沃土。小麦直接研磨成粉揉成面团就可以擀出最优秀的烧麦皮。在蒙古语中的“酥麦”就与烧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青豆干蒸烧麦蘸上辣椒油的香醇美味挡不住图/网络
在元朝,忽必烈称帝的时候,扁食、烧麦这些词开始出现。虽然扁食没能出圈,但是烧麦却在那个年代开始风靡起来。历史上烧麦的记载就是从元朝开始的,元朝的都城中有一种“稍麦”的食物做法复杂,与汤同食。这就与今天的烧麦几乎完全一样。
简简单单的烧麦中完美融合了南米北面的精粹图/网络
在当年的稍麦中我们仔细分析就能得出,当时的稍麦的确是符合马背族的美学的。烧麦的外卖有着少数民族的特色,而里面的馅料和烹饪方式也更是契合了当时少数民族的风格。餐桌上的烧麦完美的展现出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地域的特色文化。
挑花烧麦的开口处捏成花的形状十分好看图/网络《金瓶梅》里曾经出现了一种叫“挑花烧麦”的美食小吃。“挑花”说的就是烧麦的开口处的制作工艺。而对应的,我们现在的烧麦中菊花烧麦与这类型的烧麦相得益彰。菊花烧麦顶端的开口处用蛋黄制作成花瓣。不仅造型别致优雅,滋味也是别具一格。可想而知的“挑花烧麦”也是当时极具特色的一种味道。北京都一处的烧麦保留着古代的一些特征图/网络福建漳州是我在福建几年来除了厦门、福州最熟悉的城市了。这里的烧麦有着另一个名“肖米”。闽南人对婚宴礼俗尤为重视,所以肖米在这种场合是最适合做点心的。而这里也有着“无肖米,不成席”的传统。
福建漳州的烧麦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图/网络
即便如此,烧麦的发展到了清朝才真正开始融入到中华民族饮食风味的泱泱大潮中。中国的饮食文化一直都有着南北的差异。而从北向南食物的变化一直都是向精致方向去变动的。烧麦自然也是这其中的一员。
猪肉心烧麦的出现给了烧麦一定程度上的发展定式图/网络
在清朝,南方的食物越来越上大雅之堂,烧麦在此时从早餐的小吃摊上开始登堂入室,走上饮食的主流圈子。这个时期“烧麦”在江南出现的越来越频繁。猪肉心烧卖在书中就曾被提及。而这时的烧麦已经有了定式,猪肉心的出现就证明了烧麦进入了新时期。
各种馅料的烧麦被开发出来滋味更有层次感图/网络
而在同期,豆沙馅的烧麦,糖心烧麦还有各种肉类烧麦开始在南方流行开来。而牛羊肉烧麦流传到了南方变得花样繁多,安徽的鸭油烧麦,杭州的笋丁烧麦。笋肉和鸭油的发掘在烧麦这种美食载体上开始发光发热。
江南的烧麦有着不一般的精致与鲜美图/网络
苏州江南地区历来追求食物的精致与鲜美。这种口味历代沿袭,更是把烧麦也纳入其中。虾仁,海参,贝类,虾米等也都在烧麦中形成了特色的口味。扬州的青汁翠色烧麦更是烧麦新时代发展的一大标志。
糯米烧麦的出现成功将南米北面完成融合图/网络
到了后面,人们为了让烧麦更加普及到人民的生活中,试图降低烧麦的成本,在原食材上动了手脚也下了功夫。苏州的稻米香,是中国的超级粮食产区,所以这个时候糯米烧麦就开始成型,也就是现在我们最常见的烧麦。
烧麦上得高档餐厅,下得市井街巷图/网络
糯米里面加上酱油,虾米,花生,肉松等等各类丰富的配料,一起包进皮里。像包子也像粽子,但是南米北面的突兀融合没想到在一经问世的时候就受到了所有国民的追捧。面香混着米香,食材的味道在里面星星点点的点缀,实是人间好滋味!
干蒸烧麦的各种形式中诞生出了粉色的皮儿图/网络
广式早茶中,烧麦是早茶四天王之一。为什么烧麦可以在广东占有如此重要的作用?这就与它的发展史密不可分了。广东作为较早的通商口岸,在列强打开国门的时候就收到了外国文化的侵袭,这导致了广州即便是在一粒米的餐桌上都有着和中原腹地饮食上的巨大区别。
蟹黄烧麦,蟹黄的鲜香是烧麦中昂贵的品种图/网络
广式早茶中的烧麦种类繁多。蟹黄烧麦领衔,海鲜烧麦最为常见。虾仁烧卖、八宝烧卖、牛肉烧卖等等,在广州什么食材能蒸熟什么食材就能入烧麦!干蒸烧卖是广式早茶的骄傲。猪五花肥瘦比十分严格,加上虾米、虾仁鲜味十足。另外做烧麦皮的时候加入蛋液和玉米粉,这样才能韧性十足。一笼四个做出来,简直就是最吸睛的C位。
烧麦是历史上南米北面融合的的经典之作图/网络
烧麦的本身并不是属于中华饮食文化主流的食物种类,甚至有种打野或者外来文化的意思。但是陪着中华饮食文化千年演变,烧麦也逐渐融合发展,成为了中国脍炙人口的美食小吃,也成了南米北面相得益彰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