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依旧笑春风区文联四月七日采风潘

白癜风医院哪里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31228/4318885.html

桃花依旧笑春风

——区文联四月七日采风

芬芳馥郁四月天,有点料峭更多的是温暖。过了清明,气清景明,春已深,草色摇绿翠,桃红芳人间。大自然把最温暖的人间四月涂抹得斑驳如画。

我们乘着春风把一怀思绪落在“龙潭水库”的碧波上,落在“支前河桃花园”的妖娆风韵里。回望翠色在树树花开花落里葳蕤。“柏树塬古塔”的风声把柳家原的沉梦唤醒。每一朵花蕊的幽香都熏染着一段厚重的历史。拜谒“柳公权墓”,惊叹我们脚下的这片热土是多么的厚重,多么的朴实,文化底蕴像沮河的磬石一样悠远深长。

龙潭水库

清明过后的两天,心情忧郁,总是沉浸在无尽的思念和怀旧里。抹不去的情思,忘不掉的记忆让人心怀愁肠百结难却。

坐在车上,掠过的风景让人心怀晴朗。四月的暖,四月的柔,四月的烂漫拂过眼帘。油菜花金黄,村社门前的树木已吐枝嫩绿。麦田绿油油地拔节荡漾,田园的苹果花挂满枝头,疏花的果农在一树一树地梳理着稠密的花朵。我想,我们平常吃的大而甜脆的苹果来之不易,每个都是果农用辛勤的汗水包浆过的。除草,浇灌,打药,防倒春寒,套袋,疏剪,这些精细的活经过他们细致地劳作才换的磊磊果实。春花秋实不是一句的简单,是用汗水浇灌的成果。一排排崭新农家小院镶嵌在春的画布上,这是农民发家致富的幸福写照……

大自然是美的,大自然是多情的。四月是美的,我们置身在这美的芬芳里才能感知到幸福的滋味。

不知不觉到了赵氏河上游牛村河和吕村河交汇处,映入眼帘的是一汪碧水,山峦淡雅如素墨出浴,沾上了嫩绿,几树山桃花摇曳妩媚的风韵。山腰飞过一列绿色老式客车穿过,仿佛是载着青山,载着白云。似乎潭水荡漾,青山云绕,我们站在岸上不拍照已经觉得是很美的一幅景致了。

龙潭水库,位于铜川市耀州区西16公里的石川河支流赵氏河上,距新区6公里,是省、市两级政府和省水利厅确定的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主要解决铜川新区和耀州区生活及工业用水。是一项以城乡生活、工业供水为主,兼顾防洪和生态旅游效益的综合利用水利工程。三面环山,形如琵琶,真有种“养在深闺人未识,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

为什么叫“龙潭水库”,我对这个名字很是稀奇,有一位文友说,潭水里有龙,是一条鲤鱼化的。这条鱼原来幽居在这个原来的水潭里,过着自在无忧的生活,早晨沐浴着阳光,嬉戏着水草,听着山野的风声和各种鸟儿的歌唱声。有一年,天干旱,潭里的水也越来少,潭底泉眼出的水也不够周围人白天晚上挑。一天中午,鲤鱼探出头,火热的太阳把土地晒裂了,一连两个多月没有见一点雨星,男女老少排队在潭子里取水,牛羊牲口饮水更困难。它望望天,看着庄稼都干死到土地里,满山遍野都是枯黄干结,心底善良的它悲伤的流下了一滴眼泪,此刻一股清风拂过,它忽然化身成一条龙,天空开始闪雷响电,不一会儿天空就下起雨,真是久旱逢甘露,人们感动得磕头作揖,上香。从此塬上的人每到下雨就把雨水收到门前的水窖,或者路畔专门挖的储水窑里,防旱,供牲口饮用。人们也把这个潭子叫龙潭。多雨季节,几个支流的河水溢满,顺住沟壑流到龙潭,由于风调雨顺,慢慢这里就形成一汪碧水辉映蓝天的水坝。虽然是意象的说法,我想是有道理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龙潭水库是国家重点扶持项目,成为渭北“旱腰带”上的铜川耀州区境内一湖“绿水”,造福桑梓,提高周边城乡居民的生活用水质量。

我站在龙潭水库岸边,一汪碧水,一怀青山,还有掠过水面的鸟鸣。多想剪一缕阳光,折几支山花,让心境落几份诗意,唱一曲“家乡美”来舒展我的情怀。

支前河的桃花园

走进了四月,便就走进了人间美丽画卷。沿着崎岖蜿蜒的山路,携着沮水的一份清澈,遍山的新绿把一个黄土高坡的沟沟壑壑刷成新绿,核桃树长出枝丫,山桃花笑嫣迷人,还有紫丁香开着盈盈的花儿摇曳在路过的崖畔。走进支前河,仿佛走进了世外桃源。

正如林徽因的诗句:“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美在一份色彩的明媚,莺啼燕舞,草长莺飞,天地之间,一片欣欣然。

山村静美,虽然没有看见袅袅炊烟,但门院摆放整齐的柴火,让人想到了家的味道。一群鸡,一只狗,还有正在门前打理菜园的乡亲,这熟悉的且有回忆的画面,让我倍感亲切。

在这桃花嫣红的塬上,我们像出笼的鸟儿,欢天喜地,一会儿拍拍照,一会儿嗅嗅路旁的野花,一会儿摘一朵兰花花别在长发上,兴奋得不亦乐乎。

桃园到了,一片片,一朵朵溢满眼帘,像天边的彩霞落在凡间,荡漾在十里春风里。迷人的韵味儿让你不能自拔,这是人间更是仙境。这粉的唇,黄的蕊,—朵朵宛若一个个俏娇的精灵在枝头绽放,赏花的人儿在桃园轻轻慢慢,若隐若现,是天女下凡人间,手中的五彩丝带和着这春光和着这妩媚多姿的桃花舞动春风。

轻轻走到桃花跟前,舍不得用手触摸它湿润的花瓣,舍不得触碰它娇嫩的花蕊,它像羞红脸颊的少女,胭脂般的脸颊泛着的红晕,一颦一婷地妩媚。看着它甜甜笑嫣,吻着它馥郁的幽香,心中就多了一份爱惜。随性地开着,横斜左右,上下高低,不拘一格地烂漫在春风里……

春天没有桃花就如同秋天没有枫红,缺少了灵魂。人心中没有风景,生命就黯然失色。

看着桃花粉嘟嘟的脸,沐在春风里,湿漉漉的蕊含在唇里,让我春心荡漾,让我思绪起伏,寄万千宠爱于一身。桃花你花开成风月,千媚妖娆万种风情,想你的花蕾,想你花开花落为哪般?

此去经年,那年我来到这里,你已经是成熟的果实。翠绿的叶子陪衬你乳白的皮肤,一颗前世的朱砂痣长在额头,夏风拂过满园甜香,成熟的味道让唇齿生津。你静静地生长着,成熟着。摘一颗,甜甜的果汁让味蕾甘甜,大大的个头让人舍不得碰撞。看着村口勤劳的乡亲们一箱箱,一车车把你送出村口,送到远方,让每个爱你的人都能尝到你的香甜,你的鲜美。这里的人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幸福的甜蜜挂在脸颊,如同你开花模样。

十里桃园灼灼其华,你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你的纯,你的浅,你的淡落在我衣袖,芬芳我心怀。

你听“桃花依旧笑春风”,“十里春风不如你”,“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桃花你是天边个霞彩”……有人为你吟诗有人为你浅唱,有人与你蹁跹。我挽你红装,想陪你花开不落。

桃花,村边老树发芽,喜鹊唱着歌谣,还有田里金黄的油菜花儿和你作伴,春天是你的青春,是你的烂漫……

因为你,春天更美丽,因为你支前河的村庄有了韵味,因为你,才有写不尽的乡村美丽。你看,在花开花落的这一季有多少文人墨客,有多少风情诗意落笺在春的臂弯里,落在你的花蕊里。

你听春牛叫着春天,致富人王振虎赶着阳光。人间最美四月天,我想用一世柔情吻你一季花香……

拜谒柳公权墓

风儿柔软,柳絮如长发轻轻拂动,绿油油的麦子如绿色的波浪起伏涟漪。沟畔边上的野杜梨树花枝盈盈,白色的花朵触摸着四月的湿润,摇曳着自己的灿烂。四月的关中春色刚刚迈开脚步,一沟一水都是新鲜的,一花一草都是刚落地的嫩娃娃。

踏在这片热土上,我感激也骄傲。我们耀州自古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文化底蕴浓厚。商时期称华原,西汉时期设置祋祤县,唐代改名为耀州,一直延续到清末,改为耀县,现在叫做耀州区。

历史的风吹走了许多不为人知的记忆,文化的悠长在一砖一瓦,一树一碑里沉淀文明。千年耀州城,历史上出过很多名人。唐代医学家孙思邈,书法家柳公权,隋唐史学家令狐德棻,魏晋哲学家傅玄都是耀州人。其中死后葬在耀州,并且保存到今天的,有孙思邈墓、令狐德棻墓、柳公权墓。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我耀州的璀璨,铜川人的骄傲。

在柳家原的山梁上,远远就看见翠绿的柏树环绕着一个庞大的园林,两座圆形的墓堆静静地沉寂在园林里,这就是柳公权墓地。我怀着敬仰的心情一步一步走近墓地,映入眼帘的是迎春花还在墓土上竞相绽放。迎春花在这清明祭祀的节气里,是给柳公权,柳公绰献上的花环。它们用自己美丽的花朵来寄托对先贤的怀念。

柳公权(年-年),京兆华原人,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朝中期书法家、诗人,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他二十九岁时进士及第,早年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并入夏州李听幕府。于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官居侍书,长在朝中。共历仕七朝,官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称“柳少师”。他书法以楷书著称,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融汇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

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一帆风顺,除了努力,更需要坚强的意志。柳公权自幼家教甚严,他们两兄弟勤学不缀,名传乡里。柳公权父亲柳子温,曾任丹州刺史。有一次,他教柳公权写字,休息时间公权与村上娃们玩骑马打仗的游戏,只见公权双膝跪地,被伙伴们当马骑着不放。这一幕被柳子温看见,他立即将公权呵斥回家,从书房里拿出一把剑和一把刀,往书案上一放,厉声说道:“先教你怎么写人字,剑是第一笔,刀是第二笔,写人就是一剑一刀,写字更要锋利有力,就像在石头上刻出来的一样”!

柳公权并无太大书法天赋,全靠后天勤奋苦练,柳公权从此铭记父教,勤于练习。感觉小有所成,在一帮孩童前卖弄,却被一位卖豆腐脑的老人和一位外号“字画汤”的无手写字者所折服,终于明白“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才是书法成功的秘诀。柳公权遍访名胜古迹、名家墨迹,人生境界与书法造诣不断精进,二十四岁书写《河东节度李说碑》而出名。公元年,二十九岁的柳公权在全国考生中脱颖而出,高中博学鸿词科状元。

“心正则笔正”,他以隐晦的笔谏皇帝,告诉他做人做事的道理。新皇帝敬宗李湛对书法缺乏兴趣,年近五十的柳公权做起了冷板凳,于是精研书法,潜心佛学,书写成《金刚经》、《大觉禅师塔铭》。

明代的郝经曾说:“书以人品为本,其书法即心法矣。故柳公权谓心正则笔正,虽一时讽谏,亦书法之本也。”字如其人,古来如此。柳公权传世碑刻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行、草书有《伏审帖》《十六日帖》《辱向帖》等。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

柳公权代表作《玄秘塔碑》(局部)

因柳公权的巨大成就,其兄长柳公绰觉得弟弟在光耀柳氏家族中比自己功劳大,因而在生前营造陵墓时,一心想把其弟弟的陵墓建在自己的东边。柳公权知道后哪肯答应?兄弟二人相互嫌让。柳公权认为兄弟之间不必言功绩大小,只论长幼,自古就有哥东弟西之说。更何况长兄对父母孝敬,对兄妹爱护有佳。兄弟两人各有说辞,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柳公绰在建陵墓时,以长兄的名义将自己的陵建在了西边,把弟弟的陵建在了自己的东边。后因柳公绰驾鹤西游,柳公权把哥哥葬在了东边,把西边的陵地留给了自己。这就是柳家原上“让义村”名的由来。

唐懿宗咸通六年,柳公权在长安家中病逝,享年八十八岁,获赠太子太师。他放下那支饱蘸着浓墨,饱蘸着文人风骨与气量的巨笔,走完了他起伏跌宕,斑斓多彩,光照神州的一生。

我们一行人在柳公权,柳公绰两墓冢前鞠躬祭拜。敬仰他的心正笔直,敬仰他的品德才学以及为后人留下了不朽的精神财富。

我恋恋不舍地不愿离开,又在两冢墓堆各绕了三圈,用一份虔诚膜拜他们的卓越。想让一颗怀念敬仰的心化成墓冢上的迎春花守护在这里。把崇拜的情怀寄托在墓前的一树树松柏常青里。

日暮晚霞青山依旧,千古柳体风骨巍然!

柏树塬古塔

“三塔九咀十八塬,三个台子面朝南”。耀州自古到今口口相传的歌谣,早已把“柏树塬古寺”落在了人们的中。

柏树塬村委会院子里,一座宋代古塔,默默静立千年。它就是“百寺古塔”。“柏寺塔”就是耀州三塔之一。在耀州区安里乡柏树塬村白寺遗址内,故为百寺塔。传为唐朝所建,塔六面七级,斗拱挑角,青砖结构。除底层中空外,其余均为实心。塔高十六米,底围九米。文革期间底层被破坏,一九八二年修复。柏树塬旧有金陵寺。白寺遗址,始建于北魏,宋金时代就有建筑物,今存砖塔一座;龙爪古槐一株,高三点四米,主干周长一点八九米;及神龟元年()张世安造像碑(移药王山),磨光石碑,八角覆盒莲座各一。

我虽然没有找到很多的资料来叙述这“百寺塔”的渊源。但从它的名字我不难理解它的千年沧海桑田的缩影。北魏,宋金时代是佛教的鼎盛时期,“柏树塬”就是当时“百寺”的遗址。有人说“百寺”就是“柏寺”,口音转变,我想不管是“百寺”或者是“柏寺”都是要说明柏树塬是一个有悠久的传说地方,在我们古耀州是一座悠悠禅音的地方。

院子里有一棵千年龙爪槐,虬枝蜿蜒,栉风沐雨,不改本色。祈福的红绸子,在一片绿色中升腾起烟火气,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祈愿。

思绪不断如春风吹又生,走过这一程山水,衣袖沾香,精神食粮丰裕。心情柔软如这四月天,明媚柔软,清澈温润。

我的家乡,我的耀州,我的铜川,你是四月天,你的柔,你的美,你的底蕴在我血液里流淌,滋养我精神的空旷,濡染我灵魂芳香。你不愧是幸福城市,文明城市,生态环保城市。

回望这一程采风不禁感叹,青山绿水家乡美,桃花依旧笑春风!

作者简介:潘爱侠,网名小河映月,耀州区作协理事,铜川文苑公众平台主编,热爱生活,喜欢在闲暇时间用灵动的文字打捞生活的一些美好!

—END—

图片:铜川摄影家平台婼芸网络

编辑:赵培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ohuaa.com/thgc/79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