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杆轿闹新春,坐轿的四老爷风趣幽默,

我的老家在淮河流域的安徽怀远县,少时在故乡最喜欢看春节期间拜年踩街活动。大街上人如潮涌,走过来花花绿绿的队伍,最前面是花鼓灯表演,锣鼓家伙敲得震撼人心。后面有挑花篮、小旱船、耍毛驴、踩高跷、舞龙、舞狮表演,还有大家最爱看的“四老爷”坐独杆轿。“独杆轿”是一项非常有趣的民间游艺活动,很多地方都有。所谓“独杆轿”,顾名思义,就是以一根独杆作轿,两名轿夫抬着,坐轿者为一官吏,人称“四老爷”。只见他县令打扮,官服袍带,乌纱朝靴,八字翘须,三花脸,典型的丑角形象。独杆轿所到之处,前面有衙役鸣锣开道,还有衙役持“肃静”、“迥避”的清道牌。“四老爷”一路上即兴表演,手持扇子,神气十足,趾高气扬又诙谐幽默。为了增加惊险氛围,轿夫会把独杆轿颠颠簸簸,一会儿高,一会儿低,让“四老爷”有被跌落的感觉。有时候真的被颠下轿来,会逗得全场一片惊叫声,然后就是大声爆笑。人们在观看时,都知道“四老爷”来了,可是“四老爷”是谁,是清官还是贪官污吏,没人知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关于“四老爷”的来历,各地都有不同的说法。在我们家乡淮河流域,普遍认为“四老爷”是“死老爷”谐音,是个人人诅咒的官老爷。通过“四老爷”的滑稽表演,揭露了封建社会贪官污吏鱼肉百姓、作威作福的丑恶形象。这一民间游艺活动,是人们群众对旧时官僚的一种讥讽和嘲笑。独杆轿在有的地方则是完全不同的意思。在东北辽宁的建平县,“四老爷”坐独杆轿也是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据《建平民间艺术》一书记载,独杆轿由宋家村村民张振邦20世纪50年代从黑龙江讷河县引入。相传古代有一名县官,为官清廉,刚正不阿,特别体恤百姓疾苦,时刻以民众福祉为怀,深受当地群众尊敬。在所有的县官中,唯有他没有轿子可乘。于是民众想出用独杆轿来慰劳县官的方法,一方面让他与民同乐,另一方面让县官有更多的时间了解民情,为百姓多办实事。同样,在山东枣庄市的峄城区,人们则认为独杆轿是为了纪念清代乾隆年间峄县知县张玉树而发明创造的。张玉树在峄县任职十年。《峄县志》记载:“张玉树视峄如家,爱士民如师友”,清正廉洁,克己奉公,为峄县人民做了许多好事。直到今天,“张青天”的美誉仍众口皆碑,许多故事在民间流传。张玉树提倡地方官员“与民同乐”。峄县城里的文人、商人和民间艺人便自发地联合行动,集体创作了清官独杆轿,随着狮子龙灯队伍到县衙门拜年。此后,这项活动便断断续续地沿袭下来。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如今看来,“四老爷”是谁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在春节期间,能让大家开心,欢欢喜喜过个年就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ohuaa.com/thhm/125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