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棚架栽培模式在葡萄、猕猴桃等藤本果树上很常见,尤其在高温、高湿、多雨的南方地区,水平棚架可以提高果园的通风透光能力,减轻病害发生,调节树体平衡,达到优质、丰产的效果。
后来,日本为了抵御台风危害,在梨树上也搞起水平棚架栽培,将梨树的枝梢均匀固定在水平棚架的架面上,达到减少风害的目的,同时还能明显提高果实品质和优质果率。国内也有不少地方在应用,其中江苏句容就有几家梨园做得相当不错。
在句容市丰之源果品专业合作社的棚架梨园中,我却意外发现桃树的水平棚架。园子不大,估计不足1亩,行距3米,株距6米,二主枝顺行南北向延伸,结果枝组沿主枝呈“鱼刺”状排列,尚在幼果期的桃子就在这些结果枝组上呈水平分布。
“躺着”结果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果树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糜林告诉我,这是他于年做的尝试,想把棚架梨的理念移植到桃树上,当年上架,三年封行,产量与普通的开心形相差无几,但由于光照充沛、营养均衡,其果实品质要明显优于普通开心形,具有果形大、口感好的优点。
但糜林也指出,桃树水平棚架栽培的技术难度要大于普通开心形,桃树萌芽率高,隐芽少,后部容易光秃,需要适当多留主枝后部的新梢,适当保留背上枝通过摘心、扭梢等手段培养成小的结果枝组,既可以防止后部光秃,也可以减少主枝日灼伤害,延长经济寿命。
糜林认为这种新的栽培模式适合搞精品农业、创意农业、休闲农业的果园尝试应用。目前,丹阳有一家果园也在尝试这种新的栽培模式,面积5亩。对这种新型桃树栽培模式,您怎么看?
花果飘香
主创:清扬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