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非的《人面桃花》之我见
读了三遍《人面桃花》,每一次细读文本都有新的收获和感受。下面是我关于《人面桃花》的一些拙见:
一、《人面桃花》题目的双关性
“人面桃花”出自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的诗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书生崔护,去长安应试,未中。一天,他到城南郊外散心,见到一户花木丛萃而门户紧闭的人家,便上前叩门讨茶解渴。一位少女转身取来茶水,便倚在门前桃树下。崔护一边饮茶,一边和她攀谈,那少女虽没有答话,然“目注者久之”。崔护饮茶之后,便起身告辞,那少女“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崔亦眷眄而归”。时隔一年,崔护再来寻访,只见大门紧锁,空无一人,姑娘不知在何处,只有桃花依旧迎着春风盛开。崔护便在门上题了这首诗,怏怏而去。“人面桃花”传递给人一种物是人非、今非昔比的沧桑感,时光飞逝,很多东西失去了就再也无法挽回。秀米和张季元的感情正是因为彼此的误会、猜疑、矜持和犹豫,没有挑明,因而留下永恒的遗憾。张季元殉难,秀米读到他的日记后才恍然大悟他的一片痴情,她追悔莫及,人死岂能复生?她能做的唯有拼命作践自己,藐视婚姻,抱恨终生。
格非选此题目的用意并非仅仅指代二人的爱情悲剧这么简单,“人面”“桃花”可以分别解释。“人面”指秀米、翠莲、喜鹊、秀米母亲这些女性的身世命运和她们的情感历程。秀米是地主家的小姐,衣食无忧,起初的生活单纯、平坦,随着生理心理上的成熟,她遇到了成长中的烦恼和心事,“觉得所有人和事都有一圈铁幕横在她眼前,她只能看到一些枝节,却无法知道它的来龙去脉”她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那一定与自己眼前的生活判若云泥。张季元饱读诗书、经历不凡、见多识广,这个老成的男子走进了秀米的心灵,使她产生了朦胧的性爱意识。她梦到了张季元对她身体的无礼侵犯,其实,她已经在潜意识中爱上了这位远房表哥,只是在现实中无法接受这个让她感到羞涩、荒谬的事实,因而不断地逃避、疏远、否认。正如弗洛伊德所说,梦境是对现实失意的补偿和安慰。秀米试图挣扎和掩饰的情爱,在梦里昭然若揭了。人对潜意识的反抗是徒劳,女性对爱情的逃避反而是变向的强调。戏剧性的是秀米的母亲、翠莲也爱张季元,三个女人的爱恨纠葛、相互嫉妒使事情变得更为复杂,尤其表现在秀米和母亲心照不宣的冷战上,母亲总是破坏季元和秀米单独相处的机会,两人相爱的可能性降为零,导致他们爱情“生与死”、“今与昔”的时空错位。
“桃花”可以理解为陆侃、张季元、王观澄、秀米四人梦想中的“桃花源”式的大同世界。书中一开始写陆侃发了疯,离家出走,从此音信全无。米店老板看到一位买米的僧人相貌与陆侃相似,告知他的家人,等到再去寻访,却扑了空,陆侃的结局不了了之。这增加了小说的神秘色彩,引发人们猜测陆侃究竟去了哪里,他看破红尘云游四方了吗?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他的出走与他心中桃花源理想的破灭有联系。张季元是去过东洋、见多识广的革命党人,蜩蛄会骨干成员,密谋攻占梅城,事泄被杀。他爱秀米,她占据了他心灵的全部,得不到秀米的爱,革命还有价值和意义吗?爱情与革命的不可调和让张季元陷入了深深的痛苦矛盾,他质疑自己的付出,质疑革命的必要性,很多事情让革命者自身无法掌控,结果,他悲惨地失去了爱情,失去了生命。王观澄修房造屋,开凿水道,辟池种树,兴建风雨长廊,营造了一个与世隔绝的花家舍。花家舍是最接近桃源梦想的现实存在。在那里,人人衣食丰足、谦让有礼,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连“蜜蜂都会迷了路”。但这样一个桃源仙境,也在花家舍各首领的火拼反目中毁于一旦。
二、《人面桃花》与中国古典文学《红楼梦》的比较研究
通过细读文本,发现《人面桃花》与我最最喜爱的长篇小说《红楼梦》有很多相似之处。格非把小说的结构线索处理得很聪明,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我们可以用索隐、探佚的方法推究整个故事的因果联系,即使不把小说读完,也能根据作者前面的暗示推断出人物的最终结局命运。
陆侃离开时说“普济要下雨了”,小东西在死前也说“要下雨了”,老妇人死前说“普济要下雪了”,这些人物都对天气变化非常敏感,是巧合还是另有所指?天气的变化暗示了时代的大变动,封建社会要终结,人们将迎来新的时代。
陆侃的突然离家出走,让我联想到了《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唱着“好了歌”和疯道人飘飘而去的情景。“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因嫌纱帽少,致使锁枷抗。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甄士隐幡然醒悟了,人生的功名利禄像南柯一梦,每个人到头来都是荒冢一堆,白骨一捧。陆侃也彻悟了,人生如寄,桃源梦想是行不通的,他迷途知返云游四方去了,逍遥蹲遁世未尝不是洁身自好、逃离苦海的好法子。
此外,我在秀米身上看到了黛玉的影子。秀米季元的爱情与宝黛悲剧式爱情如出一辙,他们彼此都是心心相印惺惺相惜的,两人之间虽然存在猜疑和误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冰释前嫌,互诉衷肠,达成了默契。他们的爱情都是永恒不变、至死不渝、可歌可泣、可悲可叹的。喜鹊学做诗,让人联想到香菱学诗的情景,香菱聪慧机敏拜黛玉为师学习诗词韵律,痴痴傻傻茶饭不思,后来诗才大有进步。喜鹊也具慧根,她师从秀米研习温李,后来著成《灯灰集》行世。将喜鹊比香菱、秀米比黛玉,可知也。
《人面桃花》里庆福带着红闲、碧静两丫头和韩六联句对诗,与《红楼梦》中的众女儿一起联诗游戏的场景相似。《红楼梦》里的诗词被曹雪芹赋予了特殊的含义,字字珠玑,必有影射,而《人面桃花》中两丫头的唱词几乎可以说是庆福人生命运的谶语:“自叹今生,有如转蓬,隋堤柳絮转头空,不知身在何处,烟锁云封。”这似乎预示庆福大势已去,苟延残喘无意义,最后庆福果然吓得逃离了花家舍。
小说的语言有很多地方直接脱胎于《红楼梦》。例如,庆福说二首领是“机关算尽,到头来还是误了卿卿性命”,这句化用了“红楼梦曲”第十支叹王熙凤的“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送了卿卿性命”。例如,张季元眼中秀米的容貌“娇喘微微,若有所待”和宝玉眼中的黛玉相仿。
三、我看《人面桃花》的遗憾之处
《人面桃花》是一部很好的作品,格非是一位了不起的作家。但平心而论,这部作品还是存在一些遗憾之处。首先,我在整个阅读体验中感受到了前后语言基调的不一致,前半部分生硬紧张,后半部分舒缓从容。其次,文中大段的古体文,写得很勉强造作,没有信手拈来、一气呵成的气势,有的地方不合时宜,画蛇添足,有卖弄之嫌。这可能与作家自身素养有关,与我们生活的语境有关,这毕竟不是一个古文盛行的时代,身为读者也不可求全责备。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供稿:高二语文组推荐
责编:李茜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邓发纪念中学高一招生报名系统入口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什么药治白癜风专治白癜风的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