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桃花何处寻
文/邓龙
看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人,相信会被剧中的九尾白狐白浅和太子夜华的三生爱恨,三世纠葛的爱情故事,感动得唏嘘不已。这个爱情剧与唐代一个不出名的诗人的艳遇多少有点相似,这个诗人就是崔护。
崔护何许人也?知道的人也许不多,但知道《题都城南庄》这首诗的人一定不少。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稍微记得几首唐诗的人,大概都能背得这首朗朗上口的人面桃花的诗句。这首流传久远,脍炙人口的唐诗,其作者正是崔护。崔护,博陵人。贞元十二年登第,官至终岭南节度使。其诗精练婉丽,语词清新。有诗六首,尤以此诗著名。关于这首诗还有一段凄美的爱情佳话。
一年清明,崔护去长安郊外南庄踏青,路经一桃花盛开的村舍,忽感口渴,便叩门讨水喝,“有女子自门隙窥之,问曰:谁耶?护以姓字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这时只见一位“妖姿媚态,绰有余妍”的美女子,“以杯水至,开门设床命坐,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诗人崔护以言挑之,得知那女子名叫绛娘。崔护饮茶辞去,女子送至门外,“目注者久,如不盛情而入”。此情此景令诗人情意绵绵,难舍难分。
次年清明,崔护旧地重游,来到这里,但见院内那树桃花怒放,大门紧锁,美女子却不知踪影。睹物思情,崔护于是在院门上题下这首千古绝唱的情诗,在门外徘徊许久。当时的崔护真有“十里桃花不如你,三生三世恍如烟”的伤心欲绝的感觉,“绛娘,我是专程打城里来看你的,却错失了你。”
在崔护眼里和心里,这一川的桃花开得再艳丽,也无去年那一树的桃花令人心醉。
诗人崔护依依不舍地离开城南庄,怅然若失地返回城里。
就在诗人离去不久,绛娘和老父扫墓归来。看见那首诗后,绛娘便一病不起。又过了数日,崔护由于终日惦念不安,又一次来寻访。
走近那个桃花盛开的小院,崔护就听见有哭声,敲门问之,有老翁开门出来问道:你就是崔护吗?
崔护忙回道,我就是啊。
老翁泣不成声说道:你杀了我闺女!
崔护惊愕万分,两腿发软,整个人靠在门边,不知如何回答。
老翁说:我的女儿自幼知书达礼,现在尚未许配人家,自从前几天看见大门上你写的诗词,进门就一病不起,滴水不进,奄奄一息。不是你要害死我女儿还有谁呵?
诗人崔护闻之异常感动,不禁潸然泪下,泣不成声,也许是诗人真切的哭声感动了上苍,绛娘“须臾开目,半日复活”。
崔护与绛娘有情人终成眷属。
崔诗人的艳遇故事早已淹没于历史的尘埃中,但这一伤情之作却让今人唇齿之间还摩擦着“人面桃花”的珠溅玉屑,徜徉在花飞花谢的情爱中。也许我们没有崔诗人的这种遇合的传奇,却可能有过相似的人生体验:就在你偶然不经意间遇到了心中曾经期盼的某种美好的事物,而当你刻意去追求时,却再也不可复得。真所谓:可遇而不可求呵。
而今,正是桃花笑春风之时,桃花已然成为一种爱的象征,她点亮和温暖了我们的心,默默地沟通我们与大自然的联系。让我们得到了视觉的安谧和心灵的抚慰。
当年的崔护,这个儒雅书生并无炫耀的财富,但却把一份思念刻成一阙经典小诗,挂在历史长河的上空,挂在桃花盛开的枝头,在春风里,在艳阳下,与影影绰绰的记忆一起放大成一片片伤情别愁,纠缠起一缕缕情愫。而这一切,只是缘于真切、自然的流露。那么,刻骨铭心、魂牵梦萦的爱情不也是需要真情、自然吗?
桃花漫天,女子回眸一笑,便有了“人面桃花”之说,不仅让千年前的崔护心牵,也令今人沉醉,缠绵成一首绝唱,在春暖花开季节里回荡,回荡.....因为自然,才没有做作,这情才恰如艳丽桃花,明媚、绚烂。而人面不知何处,桃花依然在春风里含笑,凄然,但却不失美丽。昨日的桃花已逝去,昨日的爱恨不再来.....
风起了,飘零的桃花落进怀里,挥舞衣袖,竟拂起一阵清香。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医院南昌哪家好北京到哪里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