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董鑫
5月9日下午,李克强总理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共见记者时宣布,此次访问期间,中方将向日方新提供1对朱鹮种鸟,以体现中国人民对日本人民的友谊。
这是中国时隔11年再次向日本提供朱鹮。
朱鹮曾广泛分布在东亚各地。鹮科鸟类生活在距今万年前的始新世,是一枚难得的“活化石”。
一对朱鹮,为什么可以体现中日友谊?这就要说到日本人对朱鹮的爱了,跟对大熊猫的爱不相上下。
“日本的日本”
朱鹮(huan,二声),古称朱鹭、红朱鹭,是东亚地区的特有种,雄雌同形同色,成鸟全身羽色以白色为基调,但上下体的羽干以及飞羽略沾淡淡的粉红色,后枕部有长的柳叶形羽冠,额至面颊部皮肤裸露,呈鲜红色。
朱鹮的拉丁学名叫做“Nipponianippon”,直译就是“日本的日本”,以国名命名鸟名,足以看出它与日本的渊源。在19世纪,依靠发现地命名是当时的国际惯例,而作为东方的鸟类,朱鹮从日本走进了西方人的视野,才有了拉丁学名。
朱鹮是与传说中的仙鹤最相像的鸟,在中国也有“吉祥之鸟”的称号。在日本,仙鹤是皇室的一大象征,神似仙鹤的朱鹮,经常出现在各种有关皇室的记载中。
在日本最古老的史书《日本书纪》(公元年)中有这样的文字:
“将绥靖天皇葬于倭国桃花鸟田丘上陵”“将垂仁天皇葬于身狭桃花鸟坡”“将宣化天皇葬于大倭国桃花鸟坡上陵”。
“桃花鸟”就是朱鹮在日本的别称,三个日本天皇都葬于以朱鹮命名的墓地中,这些皇家陵园就是朱鹮的栖息地。
朱鹮脱落的羽毛则被做成各种武器或仪式用具,比如箭羽,是当时日本贵族的爱物。日本天皇加冕时要用朱鹮的第一根翅羽作为饰品,朱鹮身上的朱红色也被当成日本的“国色”。
此外,在供奉日本天皇始祖天照大神的伊势神宫,每20年要举行一次“迁宫仪式”,仪式很繁复,其中一项就是给宫中之宝“须我流横刀”的刀柄上缠两枚朱鹮羽毛。羽毛的规格要求长度在5寸以上,宽1寸1分以上,色泽鲜明,左右对称。
圣鸟的日本消亡史
再次迎来中国朱鹮,这应该是让很多日本人开心的消息。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中日邦交正常之后,日本便开始就朱鹮向中国提出请求。从最开始请求中国寻找,到后来请求中国赠送,再到后来,对中国朱鹮保护长时间提供资金援助。中日之间因这只鸟发生的故事,太多太多。
可能有小伙伴会问,日本奉之为国家的圣鸟,为何不好好保护?
高岳芳在硕士论文《濒危物种朱鹮的保护研究》中介绍——
日本曾经是朱鹮分布最为广泛、数量最多的国家。关于针对朱鹮的保护与利用的法令法规也最早出现于日本。享保7年(),《饲鸟请负定书》中规定一些鸟类包括朱鹮在内等,一律不得私自猎取。
藩政时期(年前),日本对野生动物的狩猎活动限制较严,因此,朱鹮在当时相当常见。明治维新()之后,废除藩政,禁猎的规定曾一度得到放宽,这就使得狩猎的人数迅速增加。
日本朱鹮的数量在-年间急剧减少。二战后,年,日本在全国大面积进行调查,仅发现32只朱鹮,分别位于佐渡岛和能登半岛上。
年,日本在佐渡岛新穗村设立了保护中心,但捕捉来的朱鹮相继因为不适应人工饲养环境而死亡,只有雌性朱鹮阿金还活着。
年1月,日本将境内残存的5只野生朱鹮全部捕捉,带到佐渡岛保护中心饲养,进行“紧急抢救”,但也相继死去,留下的阿绿和阿金都丧失了繁殖能力。
年,朱鹮死亡,27岁的朱鹮“老太太”阿金死亡,日本血统的朱鹮全部灭绝。
△这是5月3日在日本新潟县佐渡岛朱鹮森林公园拍摄的朱鹮。
中日持续33年的合作
年上海世博会,日本馆展出“拯救朱鹮”的故事,讲述了30多年前的那次合作。
上个世纪70年代初,中日还未实现邦交正常化,日本政治家通过私人关系写信给时任中国科学院的院长郭沫若,希望北京治愈白癜风的医院北京中科白殿疯正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