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
河源又一部纪录片在省里获奖啦!
由中共河源市委宣传部指导河源广播电视台摄制组成员历时两年走山路,爬泥泞,潜深水
首次采用水下拍摄
精心制作的
一个关于万绿湖、关于桃花水母、关于新丰江水库移民的纪录片《桃花水母》获广东省纪录片二等奖片中用探寻水下南湖乡和寻找桃花水母踪迹两条线索平行叙事了关于万绿湖的生态人文故事······一起去看看片中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动▲河源广播电视台出品纪录片《桃花水母》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湖水,稀有的桃花水母
它们彼此独立,又相互依存
在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的当下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呵护这方绿水青山
已成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镌刻在血液里的虔诚
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这是我们的骄傲和自豪
······1
探寻水下南湖乡
万绿湖也叫新丰江水库,与千岛湖并称为姊妹湖,水域面积平方公里,相当于68个杭州西湖。上世纪五十年代,为了解决能源需求和化解水害,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工程——新丰江水电站动工建设。作为大坝蓄水的全淹没区,包括南湖、回龙、锡场在内的8个公社、个村庄、18万亩耕地和42.5万亩山林被淹没,十万乡民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前往异地再建家园,万绿湖由此形成。
这是河源首次用水下影像再现那段历史,厚厚的尘埃之下,依稀可见当年的家园:老屋、古树、石阶路,10万乡亲离开的那一瞬间定格在了水下,也唤起了人们对水下家园的记忆。
1
寻找桃花水母踪迹
在过去的岁月中,桃花水母曾多次在万绿湖出现,这些小家伙就像一把把时开时合,边缘带着细细花穗的小伞,又似桃花瓣,晶莹透明,似有若无,柔软轻盈,姿态优美,很是可爱。
有记载以来,万绿湖首次发现桃花水母是在年,在万绿湖尖山湖面水域,后来间隔数年会陆续出现。至年10月,这种珍稀的桃花水母已在万绿湖现身6次。桃花水母在此之前已有6次现身万绿湖记录,分别是:年10月1日:万绿湖尖山湖面水域首次发现桃花水母;年10月上旬至11月中旬:桃花水母现身万绿湖桂山码头附近湖面水域;年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桃花水母再现万绿湖旅游风景区水月湾的湖面水域;年8月中旬至10月上旬:桃花水母又在万绿湖旅游风景区水月湾的湖面水域被大量发现;之后,一直处于“隐身”状态;年9月下旬至11月上旬:先后出现在万绿湖水月湾、龙凤岛、万绿谷的湖面水域。年10月5日:桃花水母现身于万绿湖水月湾水域。年10月5日:桃花水母现身于万绿湖水月湾水域。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是一种古老的刺胞动物,因其外形如桃花,又称“桃花鱼”。由于每次出现的时间较短,而且无规律可循,被人们称为“罕见的生物”。在万绿湖中发现的桃花水母,是全球分布最广的淡水水母属种——索氏桃花水母,它的命名来自于十九世纪末的英国人索斯比。柔和的阳光下,直径如硬币大小的身躯,晶莹透亮,柔软如绸,像透明小伞在水中漂浮。借助边沿的触手,它的伞体不停的收缩与舒张,将伞下腔内的水压出体外,借此朝相反的方向缓慢游动。据考证,桃花水母只有在无污染,酸碱适中的水环境中才能生存,在全世界范围内,同一片水域常年出现桃花水母的现象并不多见。桃花水母的再次出现,也就表明了咱们万绿湖的水质是非常纯净、无污染的。随着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一个地方竞争力的核心构成要素,绿水青山的经济价值正不断提升。河源万绿湖
而河源也将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破除传统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和思维定势,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为全省绿色发展作出示范、提供经验,建设成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排头兵。-来源-河源广播电视台-编辑-曾佳颖-责编-刘金明曾佳颖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