璐璐史诗之桃花扇

写在前面的时代背景:

时间--明末清初;地点--南京。价值观在战火里碰撞,很多明朝人为了脑袋,放弃了一大部分头发(清初满人男子发型为“金钱鼠尾”,剃去更多);同时放弃了他们的祖国。

主人公:名妓秦淮八艳之一的李香君,以及其同居者明末四大才子之一、著名降清文人的官二代侯方域。著名戏剧家孔尚任所作『桃花扇』所描写的两人是情侣,事实上侯是包养李香君、“买春”而已,故事远非那么浪漫。李香君被人拐卖到青楼,原本家世不详;有人传说李香君本姓吴、原籍苏州,其实是“无姓氏”之意。如果不是生在乱世,李香君最好的出路就是给有资产者做妾,或者积攒一笔皮肉生意的辛苦钱养老。

李香君,(-),又名李香,号"香扇坠"。

侯方域(年4月-年1月),字朝宗,明朝归德府(今河南商丘)人,明末清初散文三大家之一、明末“四公子”之一、复社领袖。(复社是当时文人的学社组织,有不少成员抗清,笔者注。)有人批评:“两朝应举侯公子,忍对桃花说李香。”几百年后,不论人们的价值观如何演变,“识时务”的侯方域伪君子的形象是无法洗刷了。有话语权的人掌握着宣传阵线,为自己扭曲的价值观代言。知识分子没有气节,是很可惜的事情。

现在看来的封建王朝的民族融合过程、“改朝换代”,在当时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是五雷轰顶、万劫不复的劫难。对于明的臣民,一条辫子如同绞索,窒息了生活中的所有希望。越是乱世越能看出一些人的本质,有些人平时挥斥方遒、慷概激昂,关键时刻却“识时务者为俊杰”,并找出千般理由说自己是不得已而为之。变节者有可能是平时道貌岸然的才子,也有可能是朝廷重用的官员,他们抛弃自己的信仰并以为自己是在“弃暗投明”;和今天的色厉内荏的“键盘侠”一样,明朝留下的士大夫们很多纷纷投敌当了“贰臣”。在中国历史上,对这种人有一个专属称谓,叫做“汉奸”。

诗:

乌衣巷口我流下眼泪我看见宴席散了我看见画楼塌了我看见他走了他走了走出了我的媚香楼因为后金来了因为国破了就连史可法他也顶不住了朝廷还要选秀他们还点名要我

『明的残余势力无意抗清,而是不耽误行乐,把李香君列入“服务者”的名单。李不从,跳楼摔伤头部。笔者注。』

我是在这楼里才姓李的买来我的时候我没有姓氏以为可以跟你姓变节的人啊就连这也是梦想侯郎

『才子侯方域,投降清分得残羹剩饭,后来失去利用价值,便赋闲至死;对外谎称思念李香君而不为官。笔者注。』我抱着那扇子在等你等来的是长长的绝望还有长长辫子的后金兵那辫子绞杀了我的希望为了保有我自己那次我已经从后窗坠落卑贱的烟花没有权利报国听说历史的身份和我们一样可以肆意涂抹但我仍想洗掉那层金粉看看下面粘稠深重的血色

(李香君之墓。)

有学者说,李香君是南京城历史上最伟大的女性,大家不是因为其妓女的“艳名远播”而记住她,而是因为她有当时多数男士都不具备的爱国情操和坚定信仰。就连对立面都表示尊重这种精神,桃花扇的故事成为千古佳话。

努力多吃长得帅!明确实该亡,但不作为的变节官员才该负责。

欢迎直接扫码投食!谢谢哦!(图片来源开心猫系列)

为受压迫的女性鼓与呼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北京最好皮肤病医院
太原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ohuaa.com/thvs/4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