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国学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

治白癫疯办法 https://m-mip.39.net/nk/mipso_6329464.html

挑战书

共读国学第一期已经从年11月21日到年8月16日坚持了天,来来往往最终有近百人坚持到了最后。陆游说“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来吧少年,加入咱们共读国学第二期!玩耍规则见本篇内容后……

-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原诗: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注释:

都:国都,指唐朝京城长安。人面:指姑娘的脸。第三句中“人面”指代姑娘。不知:一作“秖(zhǐ)今”。去:一作“在”。笑:形容桃花盛开的样子。

品读:两句大意是: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下片则是说还是春光烂漫、百花吐艳的季节,还是花木扶疏、桃树掩映的门户,然而,使这一切都增光添彩的“人面”却不知何处去,只剩下门前一树桃花仍旧在春风中凝情含笑。桃花在春风中含笑的联想,本从“人面桃花相映红”得来。去年今日,伫立桃树下的那位不期而遇的少女,想必是凝睇含笑,脉脉含情的;而今,人面杳然,依旧含笑的桃花只能引动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和好景不常的感慨了。“依旧”二字,正含有无限怅惘。

整首诗其实就是用“人面”、“桃花”作为贯串线索,通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对比,把诗人因这两次不同的遇合而产生的感慨,回环往复、曲折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对比映照,在这首诗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因为是在回忆中写已经失去的美好事物,所以回忆便特别珍贵、美好,充满感情,这才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传神描绘;正因为有那样美好的记忆,才特别感到失去美好事物的怅惘,因而有“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感慨。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唐·陈陶《陇西行四首》其二

原诗: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注释:

①匈奴:指西北边境部族。②貂锦:这里指战士,指装备精良的精锐之师。③无定河:黄河中游支流,在陕西北部。④春闺:这里指战死者的妻子。

品读:几句大意是:真怜那无定河边暴弃的粼粼白骨,还是少妇们春闺里思念的梦中人。笔锋一转,逼出正意:“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这里没有直写战争带来的悲惨景象,也没有渲染家人的悲伤情绪,而是匠心独运,把“河边骨”和“春闺梦”联系起来,写闺中妻子不知征人战死,仍然在梦中想见已成白骨的丈夫,使全诗产生震撼心灵的悲剧力量。知道亲人死去,固然会引起悲伤,但确知亲人的下落,毕竟是一种告慰。而这里,长年音讯杳然,征人早已变成无定河边的枯骨,妻子却还在梦境之中盼他早日归来团聚。灾难和不幸降临到身上,不但毫不觉察,反而满怀着热切美好的希望,这才是真正的悲剧。

第一期咱们是每天学五句左右,背记一两句;第二期咱们进阶一下,曹班长会精选合适的学习内容推送,单列成行的五句古文或两三句诗词都要背记,最多一句背不了。同学们,咱咬紧牙关下点真功夫,必须揭去人生中无关紧要的东西,彻底告别装模作样!

背完转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ohuaa.com/thvs/51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