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歌唱渔歌子

点击上方“蓝字”,发现更多精彩。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用至美诗词叩响中国古典文化,开启孩子美感、语感、阅读力、想象力的大门,让孩子在平仄中品味古韵芬芳,在诗意中感恩生命,敬畏自然,体悟人情。带给孩子根植于心的诗意,潜移默化的从容。有一天,当孩子遇到某处风景或某种心境时,这份诗意与从容,自然就会被唤醒……”

渔歌子张志和

注释

①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

②张志和:唐代诗人,字子同。作品多写闲散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

③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④鳜(guì)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

⑤箬笠(ruòlì):用竹叶、竹篾(miè)编的宽边帽子,常作雨具。

⑥蓑(suō)衣:用草编制成的雨衣。

⑦不须:不一定要。

⑧斜风:微风。

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鳜(guì)鱼肥美。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乐然垂钓,用不着回家。

创作背景

公元年(唐代宗大历七年)九月,颜真卿任湖州刺史,次年到任。张志和驾舟往谒,时值暮春,桃花水涨,鳜鱼水美,他们即兴唱和,张志和首唱,作词五首,这首词是其中之一。

赏析

这首词的前两句勾勒出一幅江南风景长卷。“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夫的悠闲自得。“桃红”与“流水"相映,显现了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

未两句描写渔父捕鱼的情态。与富有诗情画意的大自然完全融合在一起,令人神往。作者虽只是概括地叙述了渔夫捕鱼的生活,但从词的言外之意中,读者不难发现作者对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的向往。

这首词构思巧妙,意境优美,语言生动,格调清新,寄情于景,显现出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清纯和淡泊,成为一首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词作。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ohuaa.com/thvs/62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