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闹春庆元宵、龙狮祝福荻港镇”。踩街、腰鼓、舞龙……荻港镇以民俗文化传承节日正能量,不仅让人大饱眼福,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也让浓浓“年味”在荻港镇延续出彩。
昨天上午,繁昌县荻港镇锣鼓喧天地迎来了闹元宵民俗——“踩街”活动,这次活动是年“守望民俗·幸福繁昌”民俗文化展演活动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网络中国节·元宵”的网络媒体线下活动之一。
据了解,“踩街”文化诞生于我国隋唐时期,最早是春节期间百姓自发聚在一起,载歌载舞相互庆祝,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多种形式的踩街风俗。
荻港历史文化悠久,自古就有“踩街”的民俗,此次活动不仅是当地百姓庆祝元宵佳节的重头活动,丰富了群众节日文化生活,彰显了地方文化特色,同时也起到了挖掘、传承荻港特色民俗文化的作用。
本次踩街由荻港民间民俗艺人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舞龙队、腰鼓队、旱船队、舞狮队、挑花篮队等组成方阵,以行进停留表演为表现形态。整个镇子活跃在元宵节浓厚的气氛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友善季——同住芜湖一家亲”。
据《繁昌县志》记载:汉代以前,江边荻芦丛生,凤凰矶、板子矶一带江狭水深,形成天然港湾,故名荻港(荻就是芦花)。因此,荻港这一地名成名时间应该已有多年的历史。
据《太平府志》载:“荻港两倍于城邑,商船几兴芜湖埒”,历代均为长江中下游重镇。凤凰矶、三帝庙、板子矶、寨山等风景秀丽,尤其板子矶居长江二十四名矶之首,是“渡江战役”第一船登陆处,列为安徽省“红色旅游”重要景点。
值得一提的是,荻港镇从年开始,进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目前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荻港香菜、荻港民歌、荻港三鲜、笔架吹打四件。目前,荻港香菜传承的最好,可以说名闻遐迩,已成为荻港的一张重要“名片”。
—END—
五马洋嘻元宵节特别制作
—这是一条有芜湖味道的视频—
主流网络媒体芜湖城市门户
长按识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