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钮钴禄·若若
曾国藩说过,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去。
道光十三年(年),曾麟书考中秀才,时年43岁。
道光十二年(年),曾国藩考中秀才,时年21岁。
曾麟书是曾国藩的父亲,一位山村私塾先生,锲而不舍17次参加乡试终于得中秀才。
曾国藩在第6次考试失败后,勉强得了一个安慰奖““佾生”,从而看到了希望,第二年果不其然圆梦。
据说,在曾国藩之前,曾家祖辈年都没中过秀才,更别提有能臣良将了。
但就此之后,曾家人才辈出,中进士、举人、秀才多达20余人,曾国藩和胞弟曾国荃成为清朝股肱之臣,曾国藩更是被人誉为“晚清第一能臣”。
文章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如果说曾国藩和曾国荃的优秀是得力于祖父曾玉屏的循序教导、父亲曾麟书的文化教授的话,那么,在曾国藩去世后的多年后间,曾家先后出了多位人才遍布世界各地,他们跻身于数学、艺术、教育等不同领域的顶层上,延续着曾家人的传奇和辉煌,实属罕见。
中国有句俗话说得好,“富不过三代”,这是经验之谈,因为现实生活中每个家族确是这样的发展走向,然后,曾家却狠狠打了这句话的“脸”。
到底是这句话错了,还是曾家族人有什么鲜为人知的发展秘诀?
常听年轻人懊恼:以前读书时不好好读书,总觉得读书苦,没想到走进社会后发现,不读书的人生才是真得苦啊。
的确,读书的苦,是苦一阵子;不读书的苦,而是苦一辈子。
如果不想吃生活的苦,就要先吃读书的苦,而吃读书的苦也是有方法有技巧的,曾国藩创意了3个读书法,可以缓解读书的苦闷。
1.一书不完,不看他书。谓专。
曾国藩曾说:“一书不尽,不读新书。”即是一本书没认真读完,没有理解到真正的内涵,就不要读下一本书,否则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一知半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一口气吃成大胖子?显然不可能。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书要一页一页地翻。
曾国藩告诫子侄:囫囵吞枣填鸭式地读书,就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读书不能求快,但求专心专一。
曾国藩说:“东翻西阅,徒徇为外人”。
不少人家中有书柜,琳琅满目容易让人挑花眼。不知如何选读,便一股脑在书桌和床边放一摞,经常是翻几页就放弃了,一本未看完又读下一本,或者直接扔回柜子里了。
如此说来,读书好比吃饭,吃得太快,直接入胃,早没了享受美食的快乐过程。
如果吃得断断续续,美食的温度和本味会渐渐褪去,少了原汁原味的美妙。
想要读本色本味的好书,就不能三心二意,挑三拣四,而是专注一本读物深挖其中的思想和内涵,吃透、钻透、解透碎片化的内容,完成书本中营养的汲取和采撷。
曾国藩一生专注史书,他曾给自己列了一个书单。
年,曾国藩在“致温弟沅弟”信中附录了书目,其中有一项“熟读书”,包括《易经》《诗经》《史记》《明史》《屈子》《庄子》《杜诗》《韩文》。此外,还有“应看书”一项,但没有说明。曾国藩要求自己“读熟读书十页,看应看书十页”。
曾国藩曾给儿子纪泽推荐了《四书》《五经》,重点是《史记》《汉书》《庄子》《韩文》四种书目,希望他一辈子熟读。
关于《四书》《五经》市面上有很多版本,推荐大家阅读这一套国学全8册:无删减、原文、译文加注释,不仅原汁原味,更是通俗易懂,原价元,活动价格88元,折合一本11元,如果喜欢,点击上方链接了解。
有人说,一个人读书或不读书,一天看不出区别,一个月也无明显差别,但一年、两年、五年、十年……随着时间的不断拉长,两者之间在容貌、气度、精神上的变化可谓天壤之别了。
专注的力量,影响人至深,是毋容置疑的。
2.日日读书,从不间断。谓恒。
曾国藩6岁入私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一生从未间断过读书。
曾国藩将读书当成了一辈子的事业,活到老读到老。
曾国藩有一本日记叫《绵绵穆穆之室记》,是他给自己每日事务制定的《课程表》,以专门印制的簿册记载,每日九栏,前八栏依次刻印“读书”“静坐”“属文”“作字”“办公”“课子”“对客”“回信”,自咸丰元年七月初一日起,至咸丰二年六月十二日,依照栏目曾国藩日日填写打卡。每日八项事务中,与读书有关联的达四项之多。
读书:即是阅读书籍。
属文:即是写文章。不一定天天写。
作字:大部分是为人题写联匾。士大夫社交形式的一种,通过题赠书画增进情谊,一般还要润笔费。
课子:是指导儿子纪泽读书。纪泽睡前过去,或背诵《尚书》与《诗经》,又或复述《资治通鉴》里的故事,教导儿子读《尚书》前,对拿捏不准的地方一定预先温习,决不“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回信:家书,家书之外的朋友、同事等联络感情和探讨见闻的通信。
这部日记记录了道光末年至咸丰初年差不多两年多的事情,以后曾国藩作日记不再画格子,除课子外的其他打卡内容,曾国藩坚持了一生去做好它。
3.读书圈点,记录心得。谓勤。
自媒体有人写拆书稿,不但要做记录,还会构思导图,即便不是全书阅读,通过做好的线条和框架也能了解大致内容和知晓看点。
脂砚斋评《红楼梦》,每一处圈圈点点都引人入胜,可谓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有趣味有留白,这就是读书圈点的轻妙之所在。
曾国藩说:“念二十三史,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曾国藩喜欢读史,每天阅读二十三史,每次要认认真真做圈点、批注,可谓用心不已。日日坚持不懈,即便有事也从不耽搁,这个好习惯一直伴随他一生。
他说:“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
除了在书上圈点重点、有趣点、疑惑点等,曾国藩还要做读书笔,用笔记本记录下所看、所思、所想,几十年如一日,阅读量惊人,所藏极为丰富。
曾国藩将阅读的思考和体会,经常写在书信上,邮寄给长辈、兄弟、子侄、同僚、朋友等,后来这些书信就形成了《曾国藩家书》,是他修身、齐家、平天下的心历路程结晶,更是一本智慧之书。
人说“经商要学胡雪岩,为官要学曾国藩”,曾国藩的智慧可见一斑。
白岩松评价:“曾国藩暴露了中国人最复杂的人性。
李嘉诚说:“听他两句话,足以学会做人做事。”
马云曾说:“读懂了曾国藩,何愁不成功?”
这本《曾国潘家书》可以帮助我们洞察人心,立足社会,更好的与人交往,一个人越有本事,越要读曾国藩,这本书值得即将成功和成功的你拥有,赶上双11活动优惠中,也就是一杯咖啡钱,如果喜欢,点击上方链接了解。
多选
曾国藩著作,你看过哪一本?
冰鉴曾国藩家书挺经打开百度APP进行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