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一枝春带雨,人面桃花相映红
01
好像这两句诗也没有那么格格不入,当然我也不是想张冠李戴。只是单纯地想借用春天的气息来表达一下文学形象。冬天并没有完全破除,春天却已经势不可挡。它似乎在传递着两种不同的宿命。
“梨花一枝春带雨”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用来描述杨贵妃与唐玄宗离别后的痛苦和悲伤.而“人面桃花相映红”则出自于唐朝崔护的诗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好像这样看来两者也并没有多大关系。但如果给十二位女子赋予这样生机勃勃的诗句,一切又充满了新意。曹雪芹很有心,给这十二位女子都赋予了一定的才情。
梨花洁白用来喻杨贵妃的高贵美丽,而“春带雨”则很贴切地描述了美人垂泪.很多学者认为宝钗神似杨贵妃,身上有一种丰润之美。而梨花本身带有雪花的高洁,宝钗身上的淡雅之美也是不言而喻。
薛家的“丰年好大雪”,“丰”和“雪”两个字应该能概括薛宝钗的特殊的美。宝钗喜欢白色,她的出现都是白色映衬,她的居室也是雪洞一般,不喜欢华丽的颜色。宝钗住在梨香园,吃的冷香丸最后也是埋在梨花树下,可见她对梨花的喜爱。宝钗的形象在作者眼里是很定型的,“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宝钗的经典情节并不是看书,尽管她也满腹经纶,但是日常的造型绝不是拿着一本书,而是拿着针线。
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惟觉雅淡。作为水做的骨肉,薛宝钗的表现形式是雪。宝玉在红楼里爱说女人是水做的骨肉,水也分很多形态,固态,气态,液态。与林黛玉不同,宝钗的冷可能只能用雪来表现,而黛玉的水的形态大多数是以眼泪来呈现的。
“人面桃花相映红”,红楼里映衬黛玉的一般都是桃花。,落英缤纷的那种情景,她最后也有一种物是而人非的感觉。在这样一种美好画面中我们也可以领略到这样的悲剧意蕴。黛玉之貌和宝钗之貌相类比,大概应所属西施和杨贵妃了。“一双似泣非泣含情目”,黛玉的体态是娇弱。袅娜的。气质和情态集仙女的神韵,西施的病容,及淑女的气派于一身。黛玉的情和宝钗不同,宝钗是很含蓄,内敛的。但林黛玉表达出来的就很炽热,非常的专一。
当然我不是比较宝黛的孰是孰非,因为红楼这一著作已产生"红学”,一家之言并没有很大的权威性。我还是想以红楼为开头,来进行我的网易青媒计划学习之路。
就宝玉黛玉的爱情的角度来看
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是走不进婚姻的阶段的,文学艺术上称之为爱情成熟阶段。从宝玉挨打这一情节中,宝钗是带着真切的关怀去的,而黛玉则是从精神层面来关怀,“你可从此都改了吧!从这两人的言行,也足以看出其性格。一个重才,一个重德,当然我们不是当事人,无法评价谁合适这一问题。从一个时代的角度出发,更见其意义性所在。”红楼的诗情画意不仅仅只表现在诗赋创作上,还表现在人物情节上。
其他人物形象,请听下回分解。纯属余之拙见。网易口号:95后,可以偶尔"丧”但是别延续的标签。爱金庸武侠,爱红楼。喜欢文艺小清新,也喜欢惊悚小露骨。喜欢能在网易青媒这个大家庭中得到成长。hahaahaha
输入文字靖大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