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鸿摄影5月13日消息(张露图/张有顺文)月是故乡的圆,情是女儿的深。母亲节当日,海南省临高县兰栋村彩旗招展、鞭炮声声、锣鼓喧天,气氛胜过春节和公期。该村多名外嫁女儿自筹资金集体相约从四面八方回娘家探亲聚会,有的从省外赶回、就连年过八旬的也不辞辛劳坚持回娘家看看。她们与村中父老乡亲大团圆,共同见证家乡在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来新农村建设中取得的巨变。
观看完整视频点击文章末尾“阅读原文”
姐妹们身着旗袍成了最亮丽的风景线。
乡亲们大挂条幅,锣鼓喧天,姐妹们在队伍的拥簇下步行到村口,娘家人热情相迎,兄弟姐妹聚首,一片喜庆欢乐的海洋,在一阵锣鼓和炮声的引领下姐妹们走上红地毯回到生养自己的地方。
观看完整视频点击文章末尾“阅读原文”
多名外嫁女穿着统一定制的旗袍和喜庆的礼服,有的手撑起清一色的油纸伞,有的一手举着红灯笼,还有的手挂中国结,为首的两名外嫁女高举“感恩父母孝女回家”的横幅,另外两名外嫁女挑着花篮等礼品,她们排着整齐的长龙队伍在村中父老乡亲的带领下沿村道走进昔日生过养过她们的村庄,所到之处成了村中最亮丽的风景线。
中午时刻,外嫁女的欢歌笑语响彻整个兰栋村,她们集聚村大院里,畅谈年少时光的欢乐趣事,场面热闹非凡。据了解,此次外嫁女探亲聚会有多人参加,共摆30多桌。特邀腰鼓队,八音队演出,欢迎姐妹们回乡探亲聚会。本次聚会还特邀和鸿摄影团队全程跟拍,全程采用先进摄影设备拍摄与无人机航拍。本次聚会还邀请到临高县歌舞团,临高青年临戏团演出,烘托节日气氛,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时光易逝,芳华留在生养我的故土,我们永远是兰栋的女儿。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故乡是孩儿的记忆、是儿童的印迹、是心中的乡愁。乡愁是什么?乡愁是对家乡的感情和思念,是对故土的眷恋和寄托。每每举头望远处的明月,故乡的一切都在心间飘荡,那就是嫁女多年挥之不去的乡愁,那就远离家乡多年思念集体团聚的时刻。年5月13日,正是母亲节快乐的日子,实现了多年的夙愿,完成的父母心中渴求。
兰栋村人杰地灵,是盛产美女的地方,颜值说明一切,简直是秀色掩古今,荷花羞玉颜。
月是故乡的圆,如今兰栋拥有明亮的路灯、宽阔的广场、靓丽的球场、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多少年来,无论兰栋的外嫁女们嫁到哪里、身在何处,一提起兰栋,她们总会感到无比的亲切和自豪。观看完整视频点击文章末尾“阅读原文”据悉,这次回来参加聚会的有多人,年龄最大的已将近八十岁。这些外嫁女当中,有的嫁到省外,有的嫁到省内各市县,也有的嫁到本县其他乡镇。她们有的是教师,有的是个体老板,有的是外出务工人员,有的是农民。不论他们身在何处从事什么职业,心里永远惦记着生养他们的父母和故土。
母亲节之际,为感恩父母养育之恩,尽献孝道。5月20日,兰栋村的外嫁女们相约从四面八方赶回娘家探亲聚会,并捐款请来歌舞团,为兰栋父老乡亲献上精彩纷呈的歌舞表演。孝敬长辈,她们做到了。所谓孝顺父母,其实最重要并不是给父母多少钱,买多少东西给长辈,而他们在乎的是儿女们是否过得好,他们在盼望的是儿女们能常回家看看,多抽点时间陪他们聊聊天,不管在外多辛苦,不要忘记了家中的老父老母,不要忘记了家乡的长辈。喝水不忘挖井人,在父辈的悉心教导下,经过自身的努力,如今外嫁女们的生活也得到改善,不少人也已经走上致富的道路。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丰富家乡的文化活动,此次聚会除了集体聚餐外,还为家乡父老带来精彩的歌舞表演,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兰栋子女追远报本之心。
随后,外嫁女儿们参观了昔日村庄,详细了解了村中近年来的建设发展情况。大村有人口近人,环村路和巷道已经硬化,修建了宽敞的文化室和广场,许多危房也重建,家乡的发展变化,离不开党的富民政策的正确引导,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也离不开一直关心支持家乡建设的兄弟姐妹们的共同努力。村民的居住环境得到很好的改善,新农村建设初具规模。看到村中的变化,大村外嫁女们心中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古往今来乡梓田,
定缘姐妹童乐天。
情牵夫婿幸福家,
谊厚传承乡里人。
观看完整视频点击文章末尾“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