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亮眼的民族传统节日广西龙胜红瑶晒衣

北京荨麻疹专科医院 http://m.39.net/pf/a_9204186.html
纯音乐-瑶族舞曲(民族管弦乐版).mp:45来自音乐旅游风光

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都要欢度“红瑶晒衣节”,全县法定放假一天,举行各式欢庆活动。

龙胜各族自治县的“红瑶”,是瑶族中的一个支系,主要居住在龙胜的龙脊镇、泗水乡、江底乡一带,因红瑶妇女服饰以红色为主,因而称为红瑶。

红瑶人民居住在绿水青山之中,生活在青秀田园之中,住在干栏结构的吊脚楼中,因而红色的服饰特别耀眼,正体现了“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境,

身穿红瑶服饰的妇女也是山里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红色服饰绣上以花纹图案等,生活中显得特别喜庆,一点两点是红花朵,连成一线是红飘带,缀成一片是红彩霞。

红瑶妇女服饰非常漂亮,上身是束腰宽袖对襟衣衫,挑绣有各种美丽的图案,下身是拼花齐膝摆裙,上衣分为两种:一是绣衣(也叫花衣);二是通红的织衣。绣衣主要以藏青色棉布作底,用各色(主要是红色)丝线精心刺绣,所绣的图案,有寓意吉祥、幸福、如意的犬(瑶族人崇拜的图腾)、龙、狮、鹿、麒麟、凤凰等,及寓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山川河流、花木稻菽,其形象生动,针绣精致。

织衣,主要是以白线为经,红线为纬,用古老的织机织就、缝制而成,在诸多图案中,最醒目的要算是胸前左右有两个2寸见方的图案。据说这是”瑶王印”的象征,有了它,无论你走到哪里,“红瑶”之间都相互共认,与你亲密无间;有了它,就可得到“瑶王”护佑,安居乐业。

鲜艳夺目的绣(织)衣,配以红绿相间的百褶裙和极显稳重精悍的黑绑腿及藏青色、红线边的方圆头巾,具有协调、和谐、风雅、高尚的古典美,体现出一个古老民族服饰的审美情趣。

红瑶服饰的制作工艺主要有织花、挑花和蜡染。织花,以大红棉线为经,浅色红、黄、绿、蓝、紫丝线为纬织成,花纹以几何图案为主。图样构思巧妙,线条粗细刚柔相宜,艳丽美观,多用于缝制饰衫、腰带。

挑花,瑶族妇女擅长针线,挑花,既不在布上画样,也不要摹本,凭记忆依布纹上的经纬线构思,叫“数布眼”,图案、色丝线,心中有底。把底纹布翻之,在布背面处用各色丝线,设色填充。其花纹多为几何图案,间描禽兽、花草、云朵:山水、栏杆等,形象逼真,色彩柔和,斑斓多姿,瑶族挑花可说是一枝独秀。

蜡染,先用小竹签蘸蜡汁,不须勾仿草样,直接在细白布上描绘鸡、鹅、腾龙、花瓣、排牙之类的形象,然后入蓝靛着色,再取出以清水煮沸,脱蜡,即现出白、蓝色相间的花纹。形象逼真,色泽明艳,素净美观。红瑶妇女,绘染技艺尤为精湛。

通常一套红瑶服饰要织3个月,而要绣一件瑶服则要花上3年时间。红瑶姑娘从13岁就开始学习织布刺绣,到工艺精湛时就悄悄地为自己准备嫁衣。绣嫁衣比制作其他衣裳更加精工细作,胸部和背部都绣上山花怒放、并蒂莲花、双飞蝴蝶、双鹿呈祥,图案十分精巧。过去红瑶中曾流传着一首歌谣:“五岁六岁玩泥巴,十三四岁学绣花。十七十八方出嫁,十九二十抱娃娃。”

农历六月初六,传说是龙王晒龙袍的日子,也是红瑶隆重的传统节日——晒衣节。这天,家家户户都会把一年四季所穿的衣服拿出来晾晒,杀毒灭菌去晦气,连片的红衣缀满整个村寨,嫁出去的女儿,也都会在这天挑着酒、鸭子和礼品,带着小孩回家吃团圆饭,家家户户包粽子过大节。

在新时代中,红瑶服饰也顺应现实潮流,不断创新发展,他们吸收龙胜县其他兄弟民族的服饰元素,加入到红瑶服装中,更加富有民族气息,更加丰富多姿,更加体现时代特征,给人新的感觉,新的震撼,新的追求。

图文作者:胡玲敏,广西民俗摄影协会理事。

注:少量文字引用网络文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ohuaa.com/thgc/112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