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有点乱啊

周六晚上,美股那里的中概股一片哀嚎,其中教育公司跌幅最大,最惨的是跟谁学,一夜跌掉了50%。。。。

以新东方为例,3月10号跌了15%,之后一路下行,最晚最多时候又暴跌23%。

15%那次是市场有传闻,说某地培训机构全面停课待查,后来因为闹得有点大,有关部门出来“辟谣”了。但新东方等教育机构的股价并未涨回来,反而开始了一路下跌。

昨晚又有传言,大意是说可能周六要上课了,就是为了防止家长在外面开小灶,以达到教育公平的目的。具体内容我就不上了,反正是有模有样的,当晚就全被删除了,目前也没有人说是真是假,在未有进一步消息的时候,希望大家不信谣,不传谣。

但股市暴跌是真的。一般来说,对市场的监管会短期利空整个行业,但长期看是利好头部公司的,因为会把不符合资质的小公司给干掉,资源最终流向有能力应对变化的大公司,所以大公司股价应该上涨才对。

我记得上个月楼市土拍新政出台,规定所有城市每隔3个月才可以集中供地一次,这意味着资金不足的小企业每次只有钱报名几个城市的土拍,而资金雄厚的大企业则可以全国报名,最终结果就是大吃小,当天A股地产板块全线涨停。

而这次已经半个多月下来了,教育龙头企业股价未见任何好转,反而一路下跌,说明至少市场认为,教育机构的消亡是不可避免的了。

对这事我很难做出评价,我觉得管理层一直在尽最大的努力去实现教育公平。但所谓的公平是有原罪的,在这个争夺“排名”而不是绝对能力的社会,过渡竞争的问题难以从根本解决。

有“禁止”就会有黑市,最终获利的依然是那些无视法规铤而走险的人,或者有足够实力去承担高额黑市费用的人。比如我们是打击了课外办学,然后一些私人培训班、家教由于承担了极高的风险,学费从1万涨到了10万,那么谁才能去享受这个额外的教育呢?还是富人。

退一万步讲,就是我们从高考这个源头进行改革了,改成了老外的大学申请制度,应试教育自然会消失,但随之而来的绝不是全国平等,而是所有富豪家长们从奥数班转向了马术班、高尔夫球班,社会阶层会更加拉大,难道那个时候我们再把“非学科类”教育机构干掉,强制孩子们看小猪佩奇吗?

我们今天一个民工的文化水平都比清朝进士要高,但他们享受到了百年前的待遇吗?并没有,因为一个社会的上等阶层注定是按比例分配的,不在于你自己有多好,而在于你排名多少,这就是公平的原罪。

教育改革肯定会持续下去的,而且力度也会加大,不管那个传闻是不是真的,但趋势是确定的,这意味着培训机构会越来越困难,甚至我们的商业地产都会受到牵连,现在二流商场全靠餐饮+培训机构苟延残喘,后面就真的要凉凉了;另外学区房的改革可能会加快,到底多快不知道,我对学区房依然是一个态度:要用就买,不用不买。不要贪得无厌,看着学区房这几年还在涨懊悔不已,你没买的同时也规避了未来的风险,毕竟没人能逃离在牛市顶点。

反正这是一个警示,教育格局的大变化正要来到。我们其实并不能做什么,只能调整好心态对坦然面对吧,涨了别高兴,跌了也别难过,几十岁的人了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楼市这里也有新闻

最主要的就是监管层对银行开始下杀招了,周末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防止经营用途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通知》。

其实大家都知道经营贷流入楼市这事上,是谁在睁着眼闭着眼,想让他们自己查自己,老实交代是不可能的。现在三部门罕见联手,说明这事的严重性,绝不再会是做样子开玩笑,现在已经开始提出“穿透式”监管,一些靠违规贷款买房的行为越来越难。

之前是深圳对所有买房人,无论是贷款还是全款,都要查资金来源,除了自有资金之外,任何其他来源的资金都算违规。不仅是经营贷不可以,你借的钱也是不能买房的,非直系亲属给的钱也是不能买房的,即便是直系亲属给你的钱,也要证明来源,如果是你爹借来的钱再给你,依然是不能买房的。同时,这也意味着“代持”被赶尽杀绝,因为代持者的钱都是你借给他的,也算违规。

这个模式已经开始在其他城市开展了,预计会很快铺遍全国,真的执行起来,嘿嘿,几个炒房之城都要凉凉。最惨的就是经营贷被查出来的人,会让你立马还贷,而你的房子还在盖呢,根本拿不出钱,后面就等着上黑名单吃枪子吧。

对了,这个政策针对一手和二手,一个都逃不掉。其实已经有很多粉丝反应了,现在贷款的时候,银行都会要求他们提供首付款的资金来源证明,说清楚这几百万里每一块钱的来源,甚至出现了买房几个月后被要求提供资金来源,继而强制退房的情况,大家自求多福吧。

万达撤回IPO

万达是很惨的,最早的时候在香港上市,但因为香港赌徒少嘛,所以股价一直都不高,这也是所有港股上市公司的问题。万达就想学着其他公司一样,回A股割韭菜,因为一到了A股,股价就会瞎B涨。

于是万达就在港股退市了,来A股申请上市。结果时运不济,遇到了我们的大调控,全国爆锤房地产,这么多年来再没有一家开发商可以在A股上市。

后来万达只能把自己名字给改了,从“万达地产”改成“万达商业”,也把房地产业务都剥离了出去,留下一个商业管理的业务。

商业管理业务主要就是指帮别人开万达商场。最早是万达自己拿地自己盖房子,然后自己招商运营。商业(购物商场)是非常难做的,全国也就万达、龙湖几家做得好,其他各种xx商场最终都是倒闭的结局,正如上文所说最终招了一帮餐馆和培训机构一样。所以万达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他对商业的规划运营。

现在万达不拿地了,它会和其他开发商合作,在它们拿地之初就确定好“万达广场”,给其冠名,然后根据万达的指示去建造、设计,后期再由万达来招商运营,万达从中获取部分提成,属于完全的轻资产业务。

比如江北佳源玖堂府旁边的万达广场就是这么个模式。但这个模式是有风险的,万达最终会不会来运营,合同到底是是怎么签的,对买房人来说都是谜,也有可能哪天突然就改回了“佳源广场”也不一定。

但即便万达这么“改过自新”了,上面也没有买账,万达在A股排队了5年依然没有结果,目前的形势大家都清楚,房地产怕是永无翻身之日了,万达便只能悲催的离开,可能马上又要回港股上市了。。。。。

股市这里嘛

A股周五是暴涨了一波,也没啥源头,现在各种冲突还都没解决,依然不建议追涨。

美股里的中概股暴跌,目前披露的原因是,由于近期美国针对中概率退市的法案推出,中概股本身就在下跌,正不巧在美国有一家高杠杆重仓中概股的基金公司,受此影响爆仓了,导致它手中的股票被强制卖出,就造成了昨天所有中概股更大程度的暴跌。

哎,现在股市真的没意思,还不如楼市好玩。。

最后说个好玩的

扯淡的事天天有,我竟然在微博上看到条买来的热搜。真热搜和假热搜很好区别,看后面是不是有个“荐”字,但凡是有“荐”字的都是买来的。也不知道是哪家开发商大手笔,还是开发商们集资行为,竟然给五桥买了个热搜,又搞了个“五桥雅尔塔会议”。。。。。

希望监管部门注意下,这算不算违背住房不炒?

就这样吧,明天上班愉快。

自我介绍键盘哥孤军奋战,每一篇文章都是自己通过大量的学习和翻阅资料写出来的。你的每一次星标,每一次分享,和右下角点击的每一次“在看”都是对我莫大的支持!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ohuaa.com/thgc/79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