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三月三rdquo民俗系

服饰作为“衣食住行”之首,自古就有“画罗织扇总如云,细草如泥簇蝶裙”、“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等雅词佳句来形容。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12个世居民族长期聚居地,将每个民族特有的地域历史、风格审美、文化气质深深凝练于“衣身”这一物化符号和形色表达之中。在今年“三月三”民族传统节日期间,青秀区融媒体中心与您一同“云享”衣裳,体验独具广西少数民族特色的传统服饰!

本视频拍摄于年元旦

精美质实的蓝黑棕——壮族服饰

壮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少数民族,由于稻作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影响,又吸收了汉、苗、瑶、彝、侗、水等民族服饰文化,使壮族服饰形成了种种特殊的形式。既有别于中原的汉文化为主的服饰样式,又区分于各个少数民族。壮族服饰中,较为典型的有黑衣壮、蓝衣壮、花衣壮(衮服)等。这些服饰不仅体现了壮族人民的智慧和精湛的手工艺,还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在世界民族服饰文化中实为罕见。

那坡黑衣壮

那坡黑衣壮,是至今仍然保留着传统特点与内涵的壮族服饰。黑衣壮崇尚黑色,虽然他们的服饰多以黑色为主色调,但是他们的服饰并不是全黑,而是点缀着许多红色的纽饰,在凝重中透出活跃,带有鲜明的特色。除此之外,腰部系黑色大围裙,头戴黑布大头巾,佩戴两端制成鱼形的银项圈,犹如双鱼对吻。

隆林花衣壮

隆林衮服(花衣壮),壮族“衮服”由百色隆林县壮族仿制南明皇帝朱由榔的嫔妃所穿衮服而来,经过不断加工演化成为隆林壮族特色的“花肖衣”。此装上衣下裳式,整体亮黑色,右则开襟,绣花门襟,用盘扣连接,扭扣处还以银器装饰。总体风格端庄、高贵、绚丽,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

贵港蓝衣壮

俍人的服饰传统本就简朴,但不失一种“至简之美”。身穿靛染蓝色无领大襟衣,下着紫黑色的百褶裙,裙摆有花边,腰束织花腰带,脚踏黑布鞋。20世纪40年代后,着装多易裙为裤,衣裙已无花边装饰。而如今,贵港“蓝衣壮”服饰,剩下的还有蓝色、短衣、白线缝制,前后见“骨”(即白线的缝路)这些最根本的特征了。

瑰丽的五色衣裳——瑶族服饰

瑶族支系众多、分布广阔,各支系服饰也不尽相同,尤其在男女衣着上更为明显。因瑶族妇女善于刺绣,在衣襟、袖口、裤脚镶边处都绣有精美的图案花纹。发结细辫绕于头顶,围以五色细珠,衣襟的颈部至胸前绣有花彩纹饰。男子则喜欢蓄发盘髻,并以红布或青布包头,穿无领对襟长袖衣,衣外斜挎白布“坎肩”,下着大裤脚长裤。瑶族男女长到十五、六岁要换掉花帽改包头帕,标志着身体已经发育成熟了。

盘瑶

盘瑶是瑶族传统文化的主干支系,因信奉盘王而得名,又因盘瑶妇女所戴之帽用木板做成,故又被称“板瑶”。盘瑶妇女的头部装饰有三种,尖头、平头、红头。其中盛装为典型的形制装饰,帽子为尖头,由瑶锦折叠二十多层的斜形金字塔状重帕,约重12斤。服装上对襟、围腰、裤腿部位的装饰及图案较集中、细密,以红、黄、白、蓝、绿五色的挑花和拼布的组合呈现繁复之美,并绣有八角芒纹、人形纹、三角形、方形图案。蓝白黄绿的线条代表了古代祖先的迁徙之路,三角形代表山水,八角芒纹象征太阳,而串珠流苏是对祖先盘瓠的具象模仿。

白裤瑶

白裤瑶服饰在广西瑶族服饰中特色非常突出。女性夏装的上衣称为“褂衣”,为前后两块方布缝合而成——前为纯色黑布,后则用染、绣手法做成各种图案。因褂衣为前后两片,所以世人又称其为“两片瑶”。褂衣背面为蓝色底采用挑花技艺绣上红色花印,相传是瑶王留下的印章。白裤瑶族妇女不分冬夏,下身均着蓝色及膝的百褶裙,裙面用树汁画染成三组环形图案,裙边用红色无纺蚕丝片镶边。

茶山瑶

茶山瑶通常穿着短上衣,男服是对襟补扣,女服无扣佑花边,穿时以右襟压左襟,用腰带系稳,有的地区则是大衣襟,类似汉族姊妹装。男女裤子特别,裤腿较宽,男裤长,女裤过膝,另有脚套。茶山瑶服饰的衣料花色较简单,只有白、蓝、黑三色。春夏多着蓝、白色上衣,秋冬则穿黑色衣服。裤子均为黑色。丝织带子,是茶山瑶有别于瑶山内其他族系的一种特殊装饰品,又是劳动必须用品。因山高路窄,不宜挑担,全靠背负,瑶民便用黑布缝制在带沿,以作背负之用。

金秀五瑶

金秀瑶族自治县,拥有盘瑶、茶山瑶、花蓝瑶、山子瑶、坳瑶5个瑶族支系,是世界上瑶族支系最多的县份。大瑶山的盘瑶服饰,分红头装束、白头装束、尖头装束三种类型;茶山瑶喜着斑斓的民族服装,妇女衣服为大领斑衣,无扣,花边,长到腿中,用彩带镶衣领、衣袖和衣边;花蓝瑶因居住区域的不同,以及周边族系相互影响等原因,有六巷花蓝瑶服饰和长垌、罗香花蓝瑶服饰两种,形态各异,各有千秋;山子瑶一般都穿大领对襟,用黑、紫色布制成,着长裤。饰品有头钗、头钉、头针、耳环、颈圈、烟盒等;坳瑶妇女喜欢戴竹壳帽,用崭新雪白的嫩竹壳折制而成,帽上插小圆如星的头针数枚,颈上带有银环数个,无领,衣沿刺绣有各种几何图案或花、虫、鸟、兽花纹,具有浓烈的民族特色。

我们领略了壮、瑶服饰的风采,有没有心生感慨?这些绚丽民服无不体现着本民族的创造力,让我们了解到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服饰文化魅力。同时,这些博采众长的精湛技艺也铸就着我们新时代的文化自信。在城市化进程中,我们应该给予这些民族服饰和民族文化更多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ohuaa.com/thgc/81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