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是抄的。
在搜《契克》这部电影、还没看的时候,看到了这句话。
“我愿意用我半生的桃花运去换一个契克这样的男孩”
有点心动~
这个留着三毛发型长相酷似闰土的少年就是契克~
这是个德国片儿~
他说自己是俄罗斯人~
这部影片讲的是两个14岁少年的一次自驾旅行,男主角迈克眼中的契克,伴随着成长,性启蒙,炫酷,宽恕,自由……
青春的故事,自由的狂想曲。
好多人说,哎呀我这岁数了不爱看青春的故事了~14岁,小屁孩啊!
想一想,同志们,大多数平凡的我们,平凡的长大,学习工作两点一线,周六日和法定节假日给你点时间出去放放风,放风的地方还人山人海,你的游记你的照片,网上类似的比比皆是……
如果能在年少不更事的时候,有一次叛逆的出逃,结识了友谊,懂得了珍惜,不是在我们有合法驾驶证的时候,不是有导航的时代,一切收获和惊艳的风景都在绕远和迷路中获得。
在他们因为没到法定驾驶年纪遇到警察追查,不得已各自跑路甚至都没来得及互相商量之时,契克是自己开车逃跑的,而迈克是顺了警察叔叔的自行车逃跑的~
但是迈克一丝一毫都没有怀疑过契克会抛弃自己,因为他知道彼此都明白,他们这一次旅行的意义就是“他们两个人一起”。
他唯一能想到的碰头地点就是上一个安全地点~在那里迈克等了一天一夜,真的把契克等来了~
在他们经历了三段事件——奇妙的家庭,被警察追查,还有疯女孩的出现,分别代表了家庭的多种形式,友谊和信任,还有性启蒙。
这对于一个青少年最重要的三点,对家庭友谊和性(这个年纪还谈不上事业和梦想)的理解分别升华之后,迎来了两个主人公互动的高潮戏。
在他们又遇到警车追捕走投无路时,契克说了句特别酷的话。
开到一半,桥上少了几块木头。迈克和契克下水搭木头的时候,契克被树枝扎到脚。终于停下来,这才有了一次他们两个人之间借着包扎伤口的近距离对话~
这段对话中间包含了看女人的眼光~迈克的承担~自我认知~秘密分享~
短短几句话每句话都没有浪费而且衔接无缝~
非常被其中一组对话触动。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百分之90干的事儿,目的都是想要得到别人的喜欢或是认可。
但是优秀美丽和有趣,不一定会带来指定的喜欢。
这种惺惺相惜,平凡的我们在彼此眼中闪闪发光的缘分,就显得尤为可贵。
可遇而不可求。
这部剧可圈可点的地方非常多,前后呼应的桥段有好几个,还有妈妈这个角色的运用,幻想和现实的重叠,炫酷的夹克为首带领的一票服装的安排,场景的选取,疯女孩的设计……
除了一句没有浪费信息量紧凑的台词之外,还有诸多设计~
下期分晓~~~
困了。。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