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早高峰的时候,去阿里巴巴的那条路堵得有多夸张吗?”
Ada挥着手给我模仿,“对,就是这样,举着两个包子趁着红灯吃两口,米要走上十几分钟。”我笑着望向外面,隔夜落过雨,弥漫着青草味,小路弯弯消失在目光尽头。
守着一间民宿,一大院子,还有两条狗……
Ada说,自去年离开阿里后,在这个小村里,终于可以在太阳底下吃完早饭,而不是夹着俩包子堵在马路上了。
在这个叫“在双桥”的院子里,春天看花,秋天赏月……冬天,大雪如期而至的时候,夜里静得可以听见竹子倒下的声音。“坐在火炉边,光脚踩在地暖上,泡一壶茶,烤两只马铃薯……”Ada说,“司马,今年冬天也来小住吧。”桌上的手机又震了下。
我突然就想起了Ada说的那句话:“你不快乐的每一天都不是你的,你只是虚度了它”。姑娘离开生活了十几年的城市,是因为这个吗?
我想,Ada故事,还是让她自个儿来说吧。
1月24日,在双桥,雪。
今天大雪,店里竟然来了位新客人,从南通来,大学副教授。被我抓了壮丁当“义工”,开车载我出去买菜。刚杀了一只猪,肉是不缺了,得囤点菜。
阿咪:谁有车,带我去啦,我揍是传说中的雪橇犬……
3月7日,在双桥,桃花开了3朵。
桃花运hold不住的阿毛和阿咪同学,被无情地拴在了院子里,这俩货的表情……大写的无奈。
阿咪:“春天来了我去村里跑小母狗有什么错?你们为什么要拴住我,你们这些活该单身的单身狗。”
4月17日,在双桥,晴。
忙翻了,还给俩狗洗了澡,这么好的天,应该去骑车的。
7月25日,在双桥,我的第天。
我叫Ada。
躺在院子的帐篷里,枕着蒋勋的诗集,被凉凉的夜风骚着痒……正是临近傍晚的时候,我想起了第一次走进这里的时候。
在莫干山兜兜转转了将近四个月,几乎走遍了地图上每一条看得见的直线之后,我才在一大片田野里发现了这个小山庄——双桥。
因为是在莫干山边缘,远离闹腾的地带,这儿有难得的静谧感。
就像爱情发生一样,有个一见钟情的碰撞和愿望……我被那两棵年的银杏树给牵住了魂,租下了山脚下的两栋民房。
当时只觉,能够住下来就好。
找来两个木工,也是巧。木工姓乔,兄弟二人,大乔和小乔。
他们来做“双桥”,我想大概是老天有意的安排。我也就顺势给易了主的房子取名——在双桥。
简单,多好记。
看着两栋有些破旧的楼,我却并没有翻新的念头,只叫师傅依着原来的骨架修缮好。
想做一个纯手作的民宿,所谓手作,就是从门到,吧、床、柜,小如厕纸架、纸巾盒,都用手做出来,在每一样东西上留下人的痕迹,这样会很温暖吧。
交完底,我跟大乔说,我的要求讲完了,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你做出来的我都满意。
他弟弟小乔就接话说,你这么说他,他会骄傲的。可我想,随遇而安就是这个道理吧,遇见对的地方,对的人,我便信了你。好的坏的我都接受……
“额,这样我们压力会很大啊……”
当然,
最后这个盖满茅草的房子出来的时候,
我是很满意的。
你一推开院子大门,
就能看见好大一个露台,
满眼山色挡也挡不住。
对着山景的,
就是装了6间客房的茅草屋。
屋子里,手工打造的上下铺,
朋友再多也可以睡一间。
上铺对着的屋顶开了一扇天窗,
枕着星星入睡,
光是想想就美死了。
两个人来的话,
另一栋房子里的双人房倒很合适,
还藏好大一个泡澡吹风的浴缸。
所有房间的家具,那些木柜,
都是我自己和工人师傅去选的,
去旁边的人家那里收来的,
手工磨出来再刷上清漆,
你摸摸,润着呢。
还有这个墙,是很特别的,是我们自己配出来的。
草精灰加上黄泥,黄泥多一点,颜色就深一些。这种朴素自有它的功能性在,黄梅天它可以吸湿,而且,没有声音的反弹。
但其实,
我还是觉得你们要多往外边看看。
比如下雨的时候,
到走廊上听雨打竹叶的梭梭声。
起风的时候,
挂下来的竹帘,
就会发出叮咚叮咚的声音。
当然在双桥,
应该还有点除了住之外的美事儿。
比如,一群人的围炉夜谈。
比如,
在角落静静地闻闻书香。
要是你看得倦了,
一个转头,
就是那个种了百来种绿植的院子。
记得今年5月的某天,我请原舍民宿的朱胜萱老师到我的院子,看看菜要怎么种出野趣,因为他在城里那个40平方的小园子弄得特别好。
我本来以为他会说,什么季节种什么菜比较好,我记录一个清单之类。
结果,他前前后后看完,提了很多建议之后说,这块菜地,不要做任何设计,就交给阿姨去种,把菜种好,其他都不重要。
然后,我就只是简单拾掇了下,也好,就让他们自己长吧。
有意思的是,
并没有怎么设计的院子,
竟然也可以变成这般样子,
还真有点绿野仙踪的味道。
4月,
紫苏熟的时候,
阿咪屁颠屁颠地跑过去啃,
弄得我也想来一盘了。
5月,
我种的草莓熟了,
很好吃,
幸好熊孩子们没发现。
6月,
终于腾出时间,
把小客人们的双桥些生活贴在墙上,
并用硬纸板裱起来。。。
看这画的阿咪,小毛,秋千和竹帘……
等等,
居然还有“人狗都好”。。。
阿咪好像知道了什么,脑袋蹭了过来,“挤啥,好像你会看字儿似的”……
7月,喂食器运行成功。
请问,让小鸟知道这里有吃的,需要多少时间。
8月,
又下了好几场雨……
在山里,好像每一个雨落的瞬间,都叫人记忆深刻。
东升日落,刮风天,干燥天,梅雨天……过去在城里,隔着办公司厚厚的玻璃,四季吹着空调,似乎不太能感觉到“时节”这两个字,现在,太阳一出来,就知道要拿东西去院子里晒……
这打理院子久了,然后,心也变得坦然了。
以前我会想,是不是就一辈子呆这儿了……自己的这个生活,到底可以过多久……现在有点想通了,如同植物会生长凋零,人生跌宕起伏是寻常事,既然选择我认为最快乐的生活,那么就走下去。
我希望,“在双桥”可以缓缓生长,像花草、像庄稼。
我希望每一次客人的到来,都会会收割不一样的味道。可能是上一位住客留下的一本书;可能是设计师朋友的突发奇想;可能是莫干好邻居的一点匠心……
我也希望能遇见那个喜欢这样生活的你。
我想,我们可以以书换宿,你来当半个“义工”,带着朋友来这儿团建,又或者,成为我们的共建人。
不管你几时来,我在这里等你!
“你不快乐的每一天都不是你的,
你只是虚度了它。”
那件华丽的袍子,谁爱谁穿了去,
我只要向心而活,
不东搬西抄,不人云亦云。
就这样,缓慢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