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问题 http://m.39.net/pf/a_4516799.html
本文共计:字,8图
阅读预计:14分钟
作为莫卧儿王朝的第五代君王,无论是生前还是逝后,沙贾汗都备受世人瞩目,他每日清晨身着华丽朝服,接受30年万众子民的朝拜;也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夜夜透过寝宫的小窗栅,隔着水雾缭绕的耶穆纳河,看着那座自己为履行对挚爱的承诺,动用了2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工匠和书法家,花费了万卢比,用了22年的时间完成的纯白色大理石建筑——泰姬陵,郁郁相思。
这座高英尺,占地约17万平方米,南北长米,宽米,有前庭、正门、莫卧儿花园、陵墓主体和清真寺的建筑群,拥有着西藏雪原的绿松石,阿富汗的青金石,华夏中原的水晶和翡翠,旁遮普的碧玉,南印的檀香和红宝石,缅甸的孔雀石和琉璃,泰国的象牙和白玉,斯里兰卡的蓝宝石,阿拉伯的玛瑙和黑曜石,波斯的珊瑚和萤石,朝鲜的黄金和白银,越南的绿宝石和鹿角,曾被伟大诗人泰戈尔称为“永恒面颊上的一滴眼泪”。
在沙贾汗逝世年后,人们依然争先恐后地登上泰姬陵的高台,瞻仰其尊贵,瞻仰他为挚爱凝结的经典,然而谁又曾想过,曾经的“大理石之梦”如今正为自己残喘的处境流淌着永恒的眼泪?
进入阿格拉
昨天我们聊了泰姬陵的美:听一百遍泰姬陵的爱情还是很浪漫,今天我们聊聊去泰姬陵的痛。
笔者自年起前后4次游览泰姬陵,不论是自己兴致勃勃造访参观,还是带领朋友前往体验,每一次都是噩梦般的经历。
汽车通过阿格拉-耶穆纳高速公路收费站从左侧匝道下了高速后,道路两边阡陌交通,万顷良田的恬适景象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空气中隐隐透着的煤灰味儿混合着牛粪的气息,破败的楼房,狭窄颠簸的村路,两旁成山的垃圾和成群结队正在俯首啃食垃圾的牛和流浪狗。
越往阿格拉市区行驶,越不难发现空气以肉眼可视的速度从澄澈透明慢慢转变为浑浊暗黄,无时无刻不在的黄沙把这座古都的一切生命侵蚀得朦胧而憔悴。
距离泰姬陵售票处还有约一二公里路的地方,道路设置了关卡不再让机动车驶入,而停车场,也划在了一片黄沙地里,游人不得不下车,亲身感受满街商贩、导游、摄像师、乞丐迎面而来的热情、喋喋不休与死缠烂打。
伤心对比
传说中的泰姬陵:从内到外都是透着“珍珠白”甚至是“雪白”的大理石,令人神迷。
游客眼中的泰姬陵:浑身暗黄色调,点缀着各种棕褐、污黑、莹绿的斑点。
传说中的泰姬陵:半透明的大理石在不同的时间段反射出不同的色泽光亮:晨曦映照下粉面桃花,正午日照时闪亮纯白,夕阳余晖里金橙炫目,月华荡漾中乳白温润。
游客眼中的泰姬陵:啥?
传说中的泰姬陵:奇妙光学设计是泰姬陵能成为奇观的核心,从南门进陵园,透过南门框架可以看到整个陵体,随着你的靠近陵体越来越大,却始终不会跳出你的视线,依然以为在南门框下。
游客眼中的泰姬陵:南门今年起被封了。
传说中的泰姬陵:陵内扶栏金砌,扇门银雕。
游客眼中的泰姬陵:塌的塌,盗的盗,能看见的只有回忆。
传说中的泰姬陵:红色砂岩透着一股股生气,顺滑有光泽。
游客眼中的泰姬陵:片片剥落,裂缝透出破碎的忧伤。
传说中的泰姬陵:镶嵌着世界各地的名贵宝玉,珍珠,钻石。
游客眼中的泰姬陵:就算被偷了,也搞个假的填填坑不好吗?
传说中的泰姬陵:耶穆纳河水倒映下,整个泰姬陵仿佛飘荡在水上的宫殿。
游客眼中的泰姬陵:只有几近干涸的水滩上飘着各色的垃圾和蝇虫。
......
泰姬陵作为世界对印度的印象标志之一,曾荣获“世界最美建筑”的称号,却在近年来频频敲响毁灭的警钟:建筑体上出现裂纹,宣礼塔开始倾斜,砖石片瓦悄然脱落,大理石壁变色,地基下沉,雕砌的古兰经槽缝里的飞虫粪便、尸体无法清洗……
不得不承认,泰姬陵究竟还能坚挺多久?确实值得世人思考。
泰姬陵怎么了?
泰姬陵究竟发生了什么?先上一组数据
1.耶穆纳河穿过阿格拉仅仅公里的河段承受了阿格拉城市90条水沟的污水排放,每天有6.3亿升未经处理的市政污水排入,河水溶解氧含量为0(健康水质溶解氧含量为5mg/L)。
2.通常情况下泰姬陵日接待旅客达0人,遇到周末或假日,这个数字会上升到。
3.阿格拉是世界第8大污染城市,其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含量是全印度平均水平的2倍,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的8倍,沙尘暴来时风速达km/h。
4.泰姬陵方圆10-12km范围内沿河有8个火葬场,最近的Mokshadham火葬场距泰姬陵仅米。
5.阿格拉每天有1公吨生活、市政、工业固体废弃物倾倒在郊外空地上,24%的市政废弃物就在路边露天焚烧。
6.阿格拉目前城市绿化覆盖面积仅为9%不到,远低于国家33%的标准。
总结下来泰姬陵目前面临的危机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1.地基偏移,部分陵体塌陷。
2.白色大理石变黄变黑,污点横生。
3.维护不当,管理混乱。
而这些危机总的根源,还得从环境污染说起。
“伤痛中的泰姬陵”
图片来源:IndiaToday杂志
一条枯竭的毒河
先来看看滋育泰姬陵的这条河,给泰姬陵都带来了些什么。
耶穆纳河全长1,公里,起源于乌德拉坎德北部,自喜马拉雅山巅的乌大噶汐冰川流出,透澈明净,熠熠生辉。
进入达克帕塔尔平原后,耶穆纳河遇到了出世一来第一批拦路虎:1个水堰,3个水力发电厂以及1个旅游区,自此大量鱼、龟、水鸟走向灭亡。
一路奔涌来到哈里亚纳邦,哈特尼坤德大坝将河流分流做灌溉用和生活用两条运河,截取了耶穆纳河99%的水量,自此浩荡耶穆纳河开始沦落为涓涓溪流,也是从这里起,开始有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耶穆纳河,它开始变得臭气熏天。
顺流而下20km到了喜马偕尔邦的锡克教圣地——帕奥恩塔萨希布,有一条小运河汇入,这座工业小城镇的人们公然挑衅最高法院的指令,沿河堤大量开采沙石,破坏植被。
到了帕尼帕特,河水已变得污黑且散发着恶臭。大量的市政污水,民生污水,工业污水通过哈里亚纳22条下水道,德里42条下水道和北方邦的17条下水道涌贯而入,造成严重的生态死亡。
耶穆纳河在德里的帕拉大坝、ITO大坝、瓦济拉巴德大坝和欧克拉大坝之间的河段,承载了德里80%固体废弃物。
再往下走,加济阿巴德,诺伊达,大诺伊达的全部废水废渣废气统统往耶穆纳河里灌。
在马图拉,戈库尔大坝劫据了大量的水资源,而玛萨尼明渠的河床却被采挖用作修建火葬场和开发工业化学用品。
到了阿格拉,耶穆纳河已不再可称为“河”,唤其为臭水沟似乎更为贴切。
每天有6.3亿升未经处理的市政污水排入耶穆纳河,漂浮的污物,塑料,制革厂废料,动物尸体,残骸,有毒金属……源源不断地从各种各样的工厂排出。
在耶穆纳河漫滩,无数的非法采沙厂和违章建筑拔地而起,河水漆黑、黏稠,沉寂。
一路走来,到达泰姬陵的耶穆纳河,给泰姬陵带来的是充满了污垢,微生物,重金属,砷化物和骨灰残渣的毒水。
紫黑色的河水在阳光照耀下还泛着阵阵油腻的绿光,风从河面拂来,带过一阵腐烂鸡蛋的恶臭,水面上飘着的,有塑料袋,皮革渣,腐烂的瓜果蔬菜,泛滥生长的水藻和任尔东西的浮尸。
高度富营养化的河水在每天下午18-20点的夕阳温润下,滋养出成千上万的摇蚊——一种体积微小的入侵性非咬类蚊虫。
这些摇蚊生命周期只有2-3天,却繁殖力极强。生前以水藻为食,体内积攒了大量叶绿素,它们在空中交配,之后便为泰姬陵晶莹的大理石壁吸引,附着其上静待生命的中介,死前排出体内绿色的粪便。这些摇蚊的尸体和粪便,就是大理石壁上棕褐、莹绿的斑污。
泰姬陵的伤
众所周知泰姬陵以耶穆纳河床为基,这项精妙绝伦的设计曾令世人赞叹,而如今却也算成败皆于斯。
首先,泰姬陵的基础地基由原木和木板支撑而成,木质的地基需要保持充足的水分,以保证材料的柔性和韧性。然而随着耶穆纳河的退化,水位下降,泰姬陵的木质地基缺少基本的水分,开始变得脆弱、腐烂,而形成了泰姬陵倒塌的隐患。
此外,采用黑檀和红木材料制作的沉箱地基支撑护壁,嵌入耶穆纳河床,沉箱中间用瓦砾和砖石进行填充,因基础深度不一,各木质柱基所受侧向力也不同,加上地下水位下降,造成木质桩基缺少水分变得脆弱,加快木质材料的腐朽,其承载力严重下降,对地基牢固程度与稳定程度均产生了重大影响,增大泰姬陵地基移位、偏离的风险。
同时,地基设计中将排水系统嵌在基础中,设置了一系列的水道沟渠,来引导流动的河水进行转向,以削弱河水形成的冲击力,这种水流转向设计考虑到了建筑的水平受力均衡。如今河水水位下降,冲击力大幅降低甚至忽略不计,导致地基水平方向受力不均,地基偏位的风险大大增加。
最后,泰姬陵是以搭建在巨大木质板上的深井基础为地基建造起来的,这种深井基础可以稳固在河床上。柱子和拱道能够增强泰姬陵对河流侧向推力的抵抗,防止其滑入河泥中。然而目前水位下降,这样的平衡被打破,与原设计条件及环境不符,反成了泰姬陵地基偏滑的助力。
泰姬陵的地基构造
图片来源:IndiaToday杂志
无用的修补
再好的美白霜也拯救不了一个变黑的灵魂。
20世纪80年代,二氧化硫侵蚀被鉴定为破坏泰姬陵石刻工艺的最主要因素。
然而,现有的调研数据却并不支持将罪责简单归结为酸雨,或者说硫酸盐、硝酸盐的说法。
一个专门研究环境污染对泰姬陵造成的破坏的国际调查团队-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恶劣的空气质量要为泰姬陵变黑的现实买单。
泰姬陵变色主要由于附着其上的高浓度微粒物:黑碳(煤灰)、褐碳和灰尘沉积物。这些沉积物的主要来源除了柴油机排放和机动车排烟外,还有城市里的人类生活影响,尤其是生物体燃烧和市政固体废弃物露天焚烧,以及木材、动物粪便、垃圾和庄稼残渣的焚烧。
最大的污染源就在于阿格拉市政机关的一系列放纵和不作为:允许垃圾露天焚烧,允许焚烧废弃轮胎进行冶炼,允许焚木火葬,允许焚林开荒,允许私人开设小规模工业作坊,允许柴油机引擎大规模使用,更允许无限制工业排放。
泰姬陵方圆10-12公里内就沿河堤有8个火葬场,其中离泰姬陵只有米远的Mokshadham火葬场是阿格拉四个官营火葬场中最受欢迎的,该火葬场每天最高可焚烧具尸体,每具尸体焚烧需要消耗kg木材。
早在年泰姬陵大气环境质量保护委员会就提出了希望政府采取行政介入,勒令火葬场迁移安置,并安装湿式除尘器烟囱,实现零碳排放的建议,最高法院也于年下达命令要求全面整治泰姬陵周边环境污染,但北方邦始终没能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作出可视化的改善。
另一方面,高速增长的城市人口数量和有限的市政基础设施之间的矛盾,创造了大量堆积在路边的生活垃圾,来自动物、庄稼消耗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肉制品加工废弃物,皮革加工废弃物,这些垃圾大多就地解决,在路边、住宅或商业区就地焚烧了事。
露天焚烧垃圾、尸体产生的滚滚浓烟中包含了大量的碳化粉尘,这些粉尘吸附在大理石上,根本无法用水清洗干净,同时,这些黏附在大理石上的粉尘颗粒、煤烟和有机褐碳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很强,进一步加深的大理石的黑化。
有毒的邻居
图片来源:IndiaToday杂志
在泰姬陵,随处可见游客随手丢弃的塑料水瓶,聚乙烯塑料袋,塑料鞋套和小吃袋。
据统计,每天可以从泰姬陵景区清理出来-个废弃塑料水瓶。
据瓜廖尔季娃吉大学化学工程部塔帕格教授和拉贾拉姆教授研究显示,阿格拉每月产生的城市垃圾中大约有吨是塑料垃圾,塑料分解后产生的大量甲烷气体加剧了泰姬陵大理石黑化的进程。
今年6月3日,北方邦文化部长兼环境森林气候变化部部长MaheshSharma与几位国会议员、立法议员、邦政府办公室、地方行政长官及公众代表一道商讨宣布,将颁布法令在泰姬陵米内禁止塑料使用。具体落实效果如何,笔者只能说,拭目以待。
被塑料窒息的泰姬陵
图片来源:IndiaToday杂志
另外巨大的访客压力也是泰姬陵黑化的一个因素。
寻常日子里泰姬陵每天可接待0旅客,到了周末或假日,这个数字将上涨到。
尽管不是刻意损坏文物的汪达尔人作风,但是如此庞大数量的访客,在参观泰姬陵时,通过与其近距离接触,持续性摩擦触碰,身上的汗液、油脂都会渗透过大理石表面,导致大理石变得暗黄而失去光泽。这种情况在游客排队行进的瓶颈路段尤为突出。
喜爱还是残害
图片来源:IndiaToday杂志
从年起,泰姬陵管理维护相关机构采取了通常女人用面膜护肤的法子想让泰姬陵白回去。
他们用木尔坦泥,谷物,牛奶和石灰混合在一起,将这样制成的黏土你层层敷在石壁上,直达1英寸厚,之后放置24小时风干,再用蒸馏水进行冲洗,以期望洗刷空气污染给石壁带来的污浊。
然而,如此方法换来的新面孔却并不能持续太久,此后又分别在年,年和年对泰姬陵采取了同样手段的修复。
事实上有学者认为,木尔坦泥是一种简单的漂白介质,它简单粗暴地将大理石原有的保护层磨损,反而打开了大理石的“毛孔“,对大理石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使其面对环境污染更加脆弱,毫无抵抗力。
“修补中的泰姬陵”
图片来源:IndiaToday杂志
“只要你们喜欢,你们可以将它关闭,将它推倒成一片废墟,甚至可以将它化为齑粉。但是为什么要这么折磨它?”这是来自印度最高法院一名法官在递交法院诉状中的悲痛呐喊。
年中,泰姬陵经历过战火的洗礼,强盗的劫掠,恐怖分子炸毁的威胁,却始终没有倒下它坚挺的身子,没有低下骄傲的头颅。
我们期待,这样的哭喊或许能够唤醒印度乃至世界人民对拯救泰姬陵的一点点重视,不要让泰姬陵倒塌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成为阿格拉转型进入体验经济时代的牺牲品。
“树荫下的泰姬陵”
图片来源:自摄
文章资料参考编译于《IndiaToday》杂志年7月30日期封面专题故事《拯救泰姬陵》,及维基百科相关资料。特别鸣谢我从事基建规划工作的同事对泰姬陵地基结构分析部分提供的专业支持。本文为印度通编辑部原创作品,任何自媒体及个人均不可以以任何形式转载(包括注明出处),免费平台欲获得转载许可必须获得作者本人或者“印度通”平台授权。任何将本文截取任何段落用于商业推广或者宣传的行径均为严重的侵权违法行为,均按侵权处理,追究法律责任。
热文索引
了解印度
印度生活
印度宗教
奇闻轶事
宝莱坞电影
文学摄影
旅行攻略
商业观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