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本行赶新潮宜昌老供销蹚出新路子楚

哈市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m-mip.39.net/pf/mipso_6084139.html

6月18日,一家极富年代感的“老供销”在宜昌重新开业,成为网红打卡地。(通讯员吴延陵摄)

“老供销”承载着城市的记忆。(通讯员吴延陵摄)

非遗传承人、民间收藏爱好者邓中贵老人现场演示挑花绣技艺。(记者闻玉强摄)

荆楚网消息(记者闻玉强通讯员郑小康)6月18日,一家极富年代感的“老供销”在原宜昌市日杂公司位于夷陵大道的门市部旧址开业,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吸引了大批市民。

“老供销”成为网红打卡点

这家“老供销”金家台门市部是由宜昌市供销社开办的,不仅是一间购物商店,更是一个年代秀场。

“老供销”店内布局很有特色,除了瓜果蔬菜、米面粮油、零食饮料、干货、茶叶、酒和蜂蜜等本地特色优质农副产品外,还陈列了大量传统生活、生产用具展品,集纳了宜昌周边老供销社的传统用具和老物件,如石磨、蓑衣、马灯、老自行车、老电视机、竹背篓、老算盘、老杆秤、葫芦瓢、老粮票等,俨然一个年代博物馆。

“这幅3.5平方的‘迎接九大’掇花秀作品是我在年花了大半年功夫一针一针绣出来的,是我的镇店之宝。”宜昌市级刺绣非遗传承人、民间收藏爱好者邓中贵老人的展览专柜,她把自己几十年珍藏的绣品、连环画、红色藏品等搬到了“老供销”供市民参观。

此外,“老供销”店内还设立了供销网红直播间,进行日常老手艺教学和农产品线上直播带货,增加宜昌名优特农产品网上知名度。

别具特色的布置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围观,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有前来抢购的社区大妈,有争相合影的90后小青年,还前来怀念红色年代的老人,在这个特定年代的体验场景,“老供销”成为宜昌特色“网红打卡店”。

市民在“老供销”选购商品。(通讯员吴延陵摄)

富有年代感的陈设。(记者闻玉强摄)

“老供销”承载城市记忆

对于供销社这个名字,多数人会感到既熟悉又陌生。这个在物资相对匮乏年代创造了商业辉煌的组织,曾经是几代人不可磨灭的集体记忆。

现年82岁的黄元一老人是一名“老供销”人,年进入原宜昌地区供销系统后,一辈子没换过单位,亲历了宜昌供销社的成立、繁荣和变迁。在开业现场,当再次看到一件件熟悉的老物件,老人激动不已:“计划经济时代,供销社是工农业生产、生活物资流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都离不开供销系统,在新时代,希望‘老供销’不忘使命,更好服务群众,再现辉煌。”

81岁的蒋文华老人也是一名“老供销”人,年部队转业到供销社直到退休。“还是原来的老味道,供销记忆是我永远无法割舍的情怀,老供销在这里重焕新生,就是历史的一个橱窗,我要经常来看看。”蒋文华说。

不仅仅是从那个年代走来的中老年人对“老供销”充满敬意,当天,还有许多年轻人被这些平时只能在荧屏中看到的老物件所吸引,纷纷驻足观摩,合影留念。

“老供销”电商带货,焕发新活力。(通讯员吴延陵摄)

“老供销”电商带货焕发新活力

据“老供销”相关负责人介绍,受疫情影响,农产品上行困难,宜昌市供销社社属企业吉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联合惜福农产品供应链公司打造“老供销”金家台门市部,整合农产品电商供应链,助力本土农副产品上行。

“老供销”通过社区电商、单位团购、直播带货、会员主题日等多种创意,为本地优质农特产品提供一个宣传展示平台,让更多优质农副产品走进城乡百姓家中。

据了解,近年来,宜昌供销社坚守为农服务使命,紧跟时代步伐,在发展农村电商方面成效显著,兴办了一批农村电商运营主体,“直播+电商”运营模式在宜昌蓬勃兴起,不断推动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

疫情防控期间,供销合作社通过社区电商和农村网络渠道,在城乡物资保供中发挥出了积极作用,老供销焕发出了新容貌!

来源:荆楚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ohuaa.com/thvs/121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