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为您掌眼
花溪是一块原生态的自然风光,独具一格的石板建筑群,让这里成为苗族挑花艺术成长的土壤。花溪苗族是众苗族分支中的一支,因其挑花艺术出众而被人们称为“花苗”。花溪苗绣是贵州民族民间艺术的重要种类之一,主要用于服装装饰,是用彩色丝线在麻质底布上挑绣出规整的图案。年,贵州省贵阳市花溪苗绣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爱美是人的天性,原始人类用石头木炭在石岩上画出了他们的祈求,几千年来的农耕文化中各民族用不同方式表达他们的所思所想和所爱,于是产生了歌舞、戏曲、挑花刺绣、蜡染、雕刻等多种艺术形式。长期的农耕时代,苗族妇女们收获纺织纱布。
挑花是用自己纺织的土布,数纱行针而成。图案多以吉祥如意、福乐喜庆为内容,其针法多变、造形生动,色彩朴实明快、构图饱满匀称,呈现出清爽明快、古朴典雅的风韵,其艺术风格雅而不俗,花纹多样,形式古老而现代,世界上找不出相同的形式。一幅绣片充满抽象构成,很少有具象图形,形成一种独特的民族风格。广大美术家和收藏家对之极为珍爱,国内外博物馆也多有收藏。
挑花在花溪苗族的日常生活、节日庆典及择偶、婚丧、宗教等仪式中得到广泛的运用,有着很强的实用价值。
这里的苗族妇女从小就学习挑花,农闲季节是他们学艺竞技的好日子。花溪苗族节日非常盛大,每逢节日之际,村村寨寨歌舞不断,小伙子们吹起芦笙,苗姑娘们穿上自己绣制的盛装,欢度这个极富民族特色的传统佳节。
歌舞之处称为“跳花场”,是青年男女们的社交活动,谈情说爱的好地方。钟情男女便由定情之物连接在一起,由此定下终身大事。
每逢赶场天、节假日,就是妇女们在跳花坡上一展风采,争芳斗艳的好时光。绣制一身嫁衣,绣花背篼,当苗寨进入农闲的日子,就会看到山坡上、大树脚、寨门前、堂屋里,三三两两的苗族妇女在做挑花,呈现出一幅幅浪漫而富有诗意的画面。生活清贫,却充满着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她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生产粮食,农闲时创造出一幅幅挑花杰作,不计时间和辛劳,不问报酬,默默无闻地创造出如此精彩的作品。
这门民族挑花艺术没有书本,没有老师,靠的是母亲和姐妹们的言传身教和跳花坡上的观摩学习,一代代传承发展,在深山旷野中点燃了美丽火花,给人以希望,为生活点彩。
注:文章来源于网络,有改动
排版|思思
主编|杨涛
往期精彩回顾域鉴春季文物艺术品拍卖会拍品征集开始啦!古玩交易,保真是关键!域鉴APP推出“平台保真”功能关于平台打击售假举报的公告疫情当前,古玩行业怎么办?宋朝人与海龙的床交会淘宝大PK:究竟谁是捡漏王?看都看完了,还不点"在看"试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