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地方不通,全身都乱

这个地方是什么呢?它就是人体的三焦,道医认为三焦统领全身,有一个地方不通,则整个气体就紊乱了,为什么呢?

很多朋友都去看过道医,也经常听医生说过这样的话:“上焦有火,下焦有寒”。那什么是上焦,什么是下焦,火和寒又是什么呢?

“三焦”是藏象,首见与《黄帝内经》,是“五脏六腑”中最大的“腑”,与“心包经”联系。包含“上焦、中焦、下焦”。

中医根据温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及症状变化的特点,以上焦、中焦、下焦为纲,对温病过程中的各种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和概括,以区分病程阶段、识别病情传变、明确病变部位、归纳证候类型、分析病机特点、确立治疗原则并推测预后转归的辨证方法。

因为中焦堵住了,所以才会上焦有火下焦有寒,中医里说的上焦、下焦,都是从“三焦”引出来的。

那什么是三焦呢?

熟悉中医经络的朋友都知道手少阳三焦经。而心、肝、脾、肺、肾五脏,和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六腑当中,也提到了三焦。那么如何划分三焦?

三焦即:上焦、中焦、下焦。为六腑之一,是上、中、下三焦的合称。膈以上为上焦,即心肺为上焦,脾与胃为中焦,脐以下,也就是肝、肾、大小肠、膀胱为下焦。

三焦具有通行元气、水谷和水液的功能,功能的发挥是以一定的形质为基础的。但此形质并非是一个具体的确定的脏器组织,而是对一些脏器组织及其功能的概括。因此,三焦是无形之说,形象地说,“三焦”其实就是人体躯干的一个大通道。经络主要在四肢上走,而且走的是双向两车道相比,三焦就是在人体的躯干上走的是双向八车道。

因此,打通三焦,比打通任何一条经络都重要。因为三焦上包括了绝大多数的经络。

三焦的划分

所谓“部位三焦”说,认为三焦并非是一个独立的脏腑器官,而是用以划分人体部位及内脏的特殊概念。根据三焦有上焦、中焦、下焦之别,把人体划分成上、中、下三个生理病理区域,将人体重要内脏器官分别辖于这三个区域之中。

三焦的总功能:

1、通行元气

三焦通行元气之说,首见于《难经》。如三十一难说:“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三十八难说:“所以腑有六者,谓三焦也,有原气之别使,主持诸气。”六十六难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ohuaa.com/thcx/79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