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团结报」
田茂军
苗族刺绣作为苗族人民的传统工艺,与苗族人民的历史记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以系列的符号与图纹,不仅美化着人们的生活,而且也隐藏着远古历史的足迹和秘密。
每一朵盛开的花,每一只飞翔的鸟,在苗族刺绣中,都有着久远的传奇和故事。苗绣中有不少神话传说形象都以想象和隐喻方法表现。例如:龟龙抢宝图,龙是苗族所崇拜的图腾物之一,龟有长生不老之意,苗绣龙头龙尾、龟躯龟壳,将龟、龙合二为一,不仅表现出苗族人民的神话传说故事和远古崇拜思想,更有着非常鲜明的象征性意义,反映出本民族深层次的精神理想。在苗族帐檐上刺绣的花篮、莲花、兵器等复合图形,是吉祥如意、一生平安等愿意的体现,也是种族繁衍、多子多福意义的象征表现。苗族刺绣的复合化构成主要有“图形共用”、“适形套形”等几种方式。
图形共用法,是苗绣技艺中复合化构成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构成法,主要通过形与形的相互借用而产生出一种新的造型形象。这种造型现象最早出现于原始时期的彩陶艺术中,如由许多花瓣组合而成的二方连续纹样,每朵花瓣都互相借用,借以组成一朵相对独立的花。这种方法在苗族帐檐刺绣中最为多见。适形套形法,是先勾勒出生活中具体的形象,然后按照形式美原理或表达意愿需要,在这个形象框架内再配以另一种形象,以增加画面的形式美感。比如儿童帽花,在两只帽子小耳朵上,经常要绣制一只小蝴蝶,显得轻盈生动活泼。
苗绣造型中也可以看到一些自由表达的随意性。这种创作方法随心所欲、轻松自如,不拘泥于客观的真实性,而是以自由的创造,表达创作者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审美态度。比如,苗族服饰的花鸟图案,那只飞翔的鸟,两只翅膀一正一反,一前一后,显得顽皮又天真。
苗族刺绣纹样的构成形式丰富多样,不同的地域环境,其纹样构成形式不同。概括起来主要有对称构图、均衡构图、混合构图三种形式。
1、对称构图。对称式分为左右对称、上下对称、三面对称、四面对称及多面对称。苗绣在对称中又有细微的变化。例如同一绣品中两只鸟的造型,其形状、大小、色彩、动态基本一致,但一只鸟头偏左,而另一只则偏右,或在一只鸟头上绣一头冠,而在另一只鸟头上绣一朵花。既有对称美,又显灵动。
2、均衡构图。也称平衡构图,也就是一种左右两边不等形、不等色、不等量的图形配置,使视觉上感受到量的均衡感。苗族刺绣的均衡式纹样构图饱满圆润、疏密得当、聚散有致、主次分明,体现为一种异形等量的平衡外观,形式感较强。这在大型的苗绣品中比较多见,比如帐檐、被面、背裙、门帘等。
3、混合式构图。苗绣中还有许多纹样是将对称式和均衡式结合起来构成画面的。女性服饰的衣边花、裤边花都是如此。代表是帐檐的刺绣纹样,由三条以上的多组刺绣或挑花组成,很好地将刺绣形式美的要素结合起来,使得画面既平稳又生动,既有很强的装饰性,又显得灵活多变,气象万千。
(本文作者:田茂军,系吉首大学非遗研究中心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