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 艺 馆大家好!从今天起,我将应邀在全国政协委员履职平台APP,通过“每日一物”来讲述中华民族的传统工艺,讲述内容同时也会在“民艺馆”网络平台进行转发。工艺是辛勤劳作之“工”,也是巧手匠心之“艺”,古往今来联系着天地自然、器用与人心,是技术的应用、情感的寄托,承载着百姓日用之道、生活之美。透过这些物,让我们回望传统,凝视生活,感受中华文明质朴而坚强的气质,守望传承博大美好的精神。
一一潘鲁生
年10月9日
湖南隆回瑶族挑花工艺
花瑶挑花是湖南省隆回县瑶族女子中流传的一种传统手艺。隆回瑶族服饰独特、色彩艳丽,女子筒裙上有美丽的挑花装饰,被称为“花瑶”。挑花工艺用普通的挑花针作工具,以白纱线、五彩丝线或五彩毛线及青色土织布为材料,循土布的经纬线,运用“清纱”法(“数针法”)等制作。通过交叉、平行、折叠、连续、套用、填充等可形成几何图案,以平行线、斜线分隔空间,其间填充太阳纹、万字纹、灯笼纹、铜钱纹、牡丹纹、蕨叶纹、勾勾藤等抽象纹饰。挑花图案多取材自然、生活和神话传说,有龙、虎、蛇、花草、林木、溪流、大山和由人物形象构成的民俗画面,以及表现瑶族先祖的历史题材,富有特色。如“干杯约”花卉式挑花纹样较为常见,表现的是一种生长在岩石上的生物菌体。据说,此物出现兆示美好年景,瑶族姑娘便把它挑绣到衣服上,希望带来好运。花瑶女子头缠五彩斑斓的挑花头巾,上着蓝色圆领衣,腰系挑花彩带,下穿彩色挑花筒裙,腿扎挑花绑带。小孩背带及日用品中,随处可见挑花装饰。姑娘们常常随身携带绣品针线,利用劳动间歇时间进行挑花。吊脚楼前,溪边石上,古树林里,到处都可以见到挑花姑娘。瑶族女子个个学挑花、爱挑花、穿挑花,一代传一代,挑花技艺就这样不断延续和发展至今。潘鲁生民艺馆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传承民族民间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