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鲁锦织造技艺
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编号
Ⅷ-
名称
鲁锦织造技艺
类别
传统技艺
地区
山东省鄄城县
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编号
Ⅶ-2
名称
鲁锦织造技艺
类别
纺染织绣(FRZX)
地区
山东省鄄城县
鲁锦是鲁西南民间织锦的简称,是山东独有的一种纯棉手工提花纺织品,具有悠久的织造历史、复杂的织造技艺和绚丽的艺术图案。根据相关考古文献记载,山东菏泽的文化遗址中曾有新石器时代的纺纶出土,商周即出现木质纺织工具——腰机。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齐鲁大地就已是我国重要的产棉中心,曾有多达多种纺织技术,“齐纨鲁镐”号称“冠带衣履天下”。
鲁锦是用彩色棉线分经纬织造而成,因其上的几何图案绚丽似锦,故名“鲁锦”,在鲁西南俗称“土布”、“粗布”等。鲁锦织造技艺主要分布在山东省济宁、菏泽两市及周边地区,其中尤以鄄城县和济宁市的嘉祥县为代表。
纺线、染线、浆线、经线、上杼、做综、上梭,勤劳的鲁西南妇女,用手工操作土织布机子,织出各色各样的花棉布。这种布经纬结构能反复循环变化,再加上着色经纬线的错综交叉,即产生了变化无穷的几何纹样,形成长短、宽窄、横竖、倾斜、交叉不同的点线面,各色相间,丰富多变,结构细密,织纹紧凑,形成对比鲜明、实用美观的富有浓厚乡土色彩的花布。
鄄城县鲁锦约始于元代,鲁锦用色线交织成各种几何图案,并通过几何图案的平行、重复、连续、间隔、对比等变化形成特有的节奏和韵律,图案精致古雅,色彩绚丽,品种繁多,质地细密,舒适耐用。其独特的手工提花织造工艺和色彩对比强烈的图案,与山东其他地区的手工织布有着明显的区别,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在漫长的岁月中,心灵手巧的鄄城农家妇女不断创新、改进鲁锦织造工艺,逐渐形成现代鲁锦融提花、打花、挑花工艺于一体,于浑厚中见艳丽、粗犷中显精细的独特风格。鲁锦过去多用作嫁妆,大大增强了当地婚嫁民俗的喜庆意味。
元代到明代期间,随着棉花在黄河流域的大面积种植,鲁西南人民将传统的葛、麻、丝、织绣工艺糅于棉纺,形成了鲁西南棉锦。鲁锦艺术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时至明清年间鲁锦已成为每年重要的朝廷贡品,这种民间织物成为统治阶层面前的珍物。在中央美术学院研究所民间工艺品标本室内,至今还有收藏着清末期的数百个鲁锦品种。
嘉祥县早在春秋时代便产桑蚕,纺织业十分发达。元代以后,棉花在山东大面积种植,嘉祥人民将传统的丝织技艺应用于棉纺织技艺,形成民间棉布织锦。嘉祥县鲁锦织造技艺共有72道工序,经线、闯杼、掏缯是其中最主要的环节。嘉祥县的鲁锦织造能够染成22种色线,织出两千种左右的图案。嘉祥县鲁锦图案美观,种类繁多,寓意吉祥,且采用天然原料,纯手工织造,舒适、环保,应用广泛,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鲁锦”的原料是纯棉材料。从采棉到上机织布要经大小72道工序全部采用纯手工,手纺、手织、天然植物染色棉织物(俗称老粗布),由于工艺条件其花纹主要是方形几何纹,又被称为“花格子布”。主要有“提花斗纹”“核桃纹”等,又有“四格缯”“八格缯”等之区别。从纺线到织布,72道工序纯手工打造是鲁锦的吸睛定位,随之而来的就是生产量很难提升的问题。
经线,是鲁锦织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布幅的宽窄,长度,花色,图案都是由经线决定。因此,经线往往是由经验丰富的织工来负责。
闯杼,即用闯杼篾把经线按照顺序一根一根的插入杼中,一个杼缝只能插入一根经线,如果漏插或者多插,织出来的布不平整或不紧密。织布前有两次闯杼,第一次是为刷线做准备闯杼结束后,要梳理经线,梳理一些经线后用竹竿撑着,防止经线“跑”出杼,直到把所有的经线都梳理好。
刷线,目的是为了梳理经线,以免经线缠结,便于织布。一只手刷线,另一只手提着杼的中间,慢慢推着杼向前走,分交棍也跟着杼向前走。刷一段把经线往圣花架上缠一段,每间隔一沟,夹一根高粱杆。
掏缯,“缯”是鲁西南人对于“综”的称呼。掏缯是织锦中与经线同等重要的一道工序。掏缯的方法决定经线上图案的变化。
吊缯,掏缯结束后,解开之前在缯片两头系的线,然后分别在四匹缯缯片的一头系上绳子,穿过机楼上滑子的吊钩,再系到相应缯片的另一头,四匹缯被吊在了机楼下面。
第二遍闯杼,可以使织布的时候经线条屡分明,开口明显,而且可以防止布幅在织布过程中逐渐变窄。
栓布,用一根细竹竿把翻机裙子嵌入到机头卷布轴的凹槽内,逆时针转动卷布轴,使翻机裙子牢固地卷绕在卷布轴上。
吊脚蹑,不同纹样图案脚蹑的吊法不相同。
打芦穗,纬线可以是单股也可以是双股,根据面料决定。纬线的颜色是根据鲁锦的图案定的。纬线要先打芦穗,也叫“打搂福”,长约10cm,中空。以前是用纺车,现在是用打芦穗机,工作原理相似。
织布,以上工序准备完毕就可以织布了。
了机,就是剪断经线,收布。
鲁锦织造技艺的传承主要是以母女传授、口语传承、言传身教,彼此之间通过一些顺口溜,织布口诀和一些只能意会无法言传的织布技巧来进行技艺的传承。但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市场对手工织布需求减少,导致织造鲁锦的艺人也在减少,鲁锦技艺的传承面临中断的危险,并且现在年轻人愿意学习织造鲁锦的也越来越少。
注:文章部分内容来自非遗网
《大众文艺》
图片来自网络